沪科版化学高一下电解质的电离1内容摘要:
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E、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4、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 c) A、NaHSO 4 B、Cu(OH) 2 C、O 2 D、HCl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E、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1、灯泡为什么发光。 2、同条件(电压相同、电解池相同、温度相同)下,同浓度同体积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为何不同。 3、同浓度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什么不同呢。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完全电离 的电解质 如:强酸( H2 SO4 、 HNO3 、 HCl)、 强碱[ NaOH、 KOH、 Ba(OH)2 ]、 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 的电解质 如:弱酸、弱碱、水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电离的式子。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等号左边写化学式,等号右边写离子,并用加号连接 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沪科版化学高一下电解质的电离1
相关推荐
CuSO4 + 2H2O Cu(OH)2 + H2SO4 配制铁、铝、铜、铅、锡等盐溶液时,要加入一定量相应的酸来抑制水解。 (9)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把镁粉放入 NH4Cl溶液中,会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 NH4+ + H2O NH3H2O + H+ ⑴ 电荷守恒: ★ 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
失效。 H2S+H2SO4 (浓 ) → SO2↑+ 2H2O + S↓ ③ 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 3)强氧化性 稀硫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的区别 三、用途: 1)制取气体 制取 HCl、 HF、 HNO3(利用浓硫酸的酸性和难挥发性) 2 4 2 42 4 42 2 4 43 2 4 4 32 N a C l H SO N a SO 2 H C lN a C l
O 8氧 F 9氟 Ne 10氖 Na 11钠 Mg 12镁 Al 13铝 Si 14硅 P 15磷 S 16硫 Cl 17氯 Ar 18氩 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 Na 11钠 Li 3锂 K 19钾 Rb 37铷 Cs 55铯 F 9氟 Cl 17氯 Br 35溴 I 53碘 At 85砹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电离方程式 ——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 1)适用范围: 电解质的电离。 ( 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写。 ( 4)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写 H2S H+ + HS ( 5)酸式盐 强酸的酸式盐一步完全电离: 弱酸的酸式盐:先是盐的完全电离,然后 是酸根的部分电离。 NaHSO4→ Na+ + H+ + SO42 NaHCO3→ Na+ + HCO3 HS H+ + S2 HCO3 H+ +
新平衡 新的条件下 V正 =V逆 ≠ 0 条件 改变 破坏 原平衡 V正 ≠ V逆 建立新平衡 ′ ′ 破坏旧平衡 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 平衡的移动 一定 时间 原平衡 一定条件下 V正 =V逆 ≠ 0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概念 由于 外界条件 的改变,原化学平衡被破坏,并过渡到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过程。 移动本质: 条件改变引起 V正 V逆 移动方向: V正 > V逆 平衡向 方向移动;
→ H2SO4 用 %的浓硫酸吸收 SO3比用水吸收要好,而且不会产生酸雾 吸收塔 接触法制硫酸 上的要求 , 又要注意 操作中的可能性。 选择适宜化工生产条件的原则: 和 影响的 ,又要考虑外界条件对两者影响的。 、 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温度对 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矛盾性 一致性 温度 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理论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