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上离子键4内容摘要:
) r(原子 ) r(阴 ) ( 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 r(F)r(Cl) ( 3)层数相同时,比较核电荷数。 Z越大,半径越小。 如 r(Na+)r(Mg2+) r(Al3+), r(S2)r(Cl) Cl Na Na O 2 Na Cl Mg 2 Cl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 [练习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 : (1)Na2O (2)MgBr2 ( 3) NaOH (4)NH4Cl 讨论:请比较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熔点: (a) NaF NaCl NaBr NaI (b) BeO MgO CaO SrO BaO NaF 〉 NaCl 〉 NaBr 〉 NaI BeO 〉 MgO 〉 CaO 〉 SrO 〉 BaO 离子键强弱主要取决:离子的电荷、离子半径。 小结: 离子化合物熔点、沸点的高低决定于离子键强弱。 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对应的化合物熔沸点越高。 注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Mg 2 Br Br S K K Br Mg Br S 2 K K 例 : • 、离子都要标出最外层电子,离子须标明电荷; • ; • , 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 书写要点: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沪科版化学高一上离子键4
相关推荐
,硝酸,少量有机酸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 1) 自然形成 :闪电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NO,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 NO2;土壤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分解出 NO、 NO2和 N2O等气体。 N2 → NO → NO 2 →HNO 3 2NO+ O2→2NO 2 2NO2+ H2O→HNO 3+ HNO2 ( 2) 人为污染 :燃烧含硫煤和石油、冶炼金属硫化物矿石
N H H H 书 图 三角锥形 N H H H 或 45 46 flash1 flash2 44 flash3 (二 )物性 ,有刺激性气味 , 氨气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呈碱性 . 1 : 700 水 NH3 (体积比 ) 可形成喷泉实验 书 [] 47 49 喷泉实验 flash1 flash2 氨气的喷泉实验 46 , 液氨可作致冷剂 沸点为 ℃ (原因 :书 []) (三 )化性
V(逆 ) 思考: 结合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你认为催化剂对化 学平衡有无影响。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对平衡无影响。 勒夏特列原理 ——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典型例析 ]: C% t 0 T2 P2 T1 P2 T1 P1 例题 1. 对于 m A (g)
什么是溶液。 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一、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 实验 1 KMnO4 固体 溶于水 物质 NaOH NH4Cl NaCl 结论 (温度 ) 升高 降低 基本不变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 二、溶解的两个过程 阅读 : 课本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 物理变化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 化学变化
高价态。 6 氯气跟氢气反应 实验现象:氢气安静地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H2 + Cl2 2HCl 点燃 7 氯气与水反应 实验现象 :干燥的色布不退色,而湿润的色布 退色了。 Cl2 + H2O HCl + HClO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8 氯水的成分
11 氯 17 17 18 17 观察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原子不同,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氢原子)。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根据表格,描述原子构成: 几种原子的质量 几种常见原子 实际质量 /kg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氢原子 1. 674 10- 27 一个碳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