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上海水中的氯1内容摘要:
高价态。 6 氯气跟氢气反应 实验现象:氢气安静地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H2 + Cl2 2HCl 点燃 7 氯气与水反应 实验现象 :干燥的色布不退色,而湿润的色布 退色了。 Cl2 + H2O HCl + HClO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8 氯水的成分。沪科版化学高一上海水中的氯1
相关推荐
什么是溶液。 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一、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 实验 1 KMnO4 固体 溶于水 物质 NaOH NH4Cl NaCl 结论 (温度 ) 升高 降低 基本不变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 二、溶解的两个过程 阅读 : 课本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 物理变化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 化学变化
) r(原子 ) r(阴 ) ( 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 r(F)r(Cl) ( 3)层数相同时,比较核电荷数。 Z越大,半径越小。 如 r(Na+)r(Mg2+) r(Al3+), r(S2)r(Cl) Cl Na Na O 2 Na Cl Mg 2 Cl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 [练习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 : (1)Na2O (2)MgBr2 ( 3)
,硝酸,少量有机酸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 1) 自然形成 :闪电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NO,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 NO2;土壤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分解出 NO、 NO2和 N2O等气体。 N2 → NO → NO 2 →HNO 3 2NO+ O2→2NO 2 2NO2+ H2O→HNO 3+ HNO2 ( 2) 人为污染 :燃烧含硫煤和石油、冶炼金属硫化物矿石
11 氯 17 17 18 17 观察表格,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原子不同,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氢原子)。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根据表格,描述原子构成: 几种原子的质量 几种常见原子 实际质量 /kg 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氢原子 1. 674 10- 27 一个碳原子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质子数等,中子数 不等,原子之间 原子 氕、氚 同一元素 形成的不同单质 单质 O O3 下列物质中 ___互为同位素, ___是同素异形体, C126 C146白磷、红磷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 氢 氧 碳 质量( g) 1024 1023 1023 一个原子有多大质量 •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作为基准,把其它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值
8 13 13 18 27 22 8 10 18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电子数 X Z A 质量数 质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原子的角标 编号 原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 1) ( 2) 10 12 ( 3) 29 ( 4) 29 36 C126练习:填表 思考与复习 Cu6329Ne2210Cu6529 6 6 6 10 29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