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政治高一上第三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1内容摘要:

比重大幅上升 第三课 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 一、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1)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必由之路 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 必由之路 3)积极发展以 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的第三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 巩固 第一产业, 提升 第二产业, 做大 第三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协同带动 ,实现国民经济 又好又快 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如何调整 P81 谋求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目标: ( P81) 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配第-克拉克定律) P82 二、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的关系: 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上升。 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 ,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结论: 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是 密切联系的 ,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必然发生相应 的变化。 劳动就业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 制约 ,特别是受产业结构变化发展状况的 制约。 P81 二、现阶段劳动就业的矛盾与机遇: 造成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 随着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我国劳动者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增加。 二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加。 三是大量农民进城就业。 劳动就业面临的良好机遇: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有利有弊) 三是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提供了根本保证。 P85 ①涵义:具有 劳动能力 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 男 1660周岁, 女 1655周岁)依法从事某种 有报酬 的社会职业。 ②劳动者的就业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③劳动者的就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④重要性:对个人( P86)、家庭、社会( P8P85)来说都至关重要。 就业: 三、劳动者的择业、就业、创业 择业: ①误区:一是过分看中单位名气 二是过分追求经济待遇 ②如何正确择业: 一是 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需要; 二是 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三是 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