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高二上91元素周期律1内容摘要:

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 2 2 310 2 1 8 8 1118 3 1 8 8 从 1~ 2号元素,即从氢到氦:有 1个电子层,电子由 1个增到 2个,达到稳定结构; 从 3 ~ 10号元素,即从锂到氖:有 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 由 1个增到 8个,达到稳定结构; 从 11 ~ 18号元素,即从钠到氩:有 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由 1个增到 8个,达到稳定结构。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结论: 根据下图所示元素原子的大小,比较一下原子的微观结构 —原子半径,有何规律 ﹖ 思考 Li → F Na → Cl K→ Br 大 → 小 大 → 小 大 → 小 Rb → I Cs → At 大 → 小 大 → 小 幻灯片 9 原子半径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H Li Be B C N He Na K Rb Cs Fr Mg Ca Sr Ba Ra Al Ga In Tl Si Ge Sn Pb P As Sb Bi O S Se Te Po F Cl Br I At Ne Ar Kr Xe Rn 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结论: 深入探讨 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制约。 为什么随原子序数 的递增,原子半径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影响原 子半径 大小的 因素 ① 电子层数: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② 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增多,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 ③ 核外电子数: 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 最主要因素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的影响较大。 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深入探讨 为什么稀有气体的半径跟邻近的非金属元素相比显得特别大。 氯原子的半径是氯分子中两个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和氯原子相邻的氩原子是单原子分子,测定半径方法与氯原子不同。 原子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元素名称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原子序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名称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主 要 化 合 价 主 要 化 合 价 +1 0 +1 +2 +3 +4 +5 4 3 2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