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内容摘要:

无遗。 《 登高 》 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 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 • ‚ 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最上乘 ‛( 陈廷焯 《 白雨斋词话 》 卷七)。 不独是词,诗亦如此。 《 登高 》 语言形式的 ‚ 顿挫 ‛ 表现于下列 四 方面: • 章法上开合变化。 东方树 《 昭味詹言 》 论 《 登高 》 章法: ‚ 前四句景,后四句情。 一、二碎,三、四整,变化笔法。 五、六接递开合,兼叙点,一气喷薄而出 …… 收不觉为对句,换笔换意,一定章法也。 ‛‚ 悲秋 ‛ 是 《 登高 》 主旨所在。 前四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客观特征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的艺术魅力已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诗句可比拟。 后四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发。 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 ‚ 新停浊酒杯 ‛ 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合变化自如。 正这是这种曲折有致的章法,既令文势波澜横生,也令情感的表达深厚凝重。 •结构上的回环照应。 《 登高 》 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 照应之妙,实不多见。 首、颔二联写景,引出 ‚ 悲秋 ‛ ,颈、尾二联写景,由 ‚ 悲秋 ‛而及 ‚ 苦恨 ‛ ,因 ‚ 多病 ‛ 而致停杯。 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 音节上的铿锵洪亮。 前人评 《 登高 》 对仗艺术:‚七言律八句皆对,首句仍复用韵,初唐人以创此格,至老杜始为精密耳‛(许印芳 《 律髓辑要 》 )。 前三联对仗工稳,无须多说。 尾联亦用对仗,可谓难哉。 尾联‚不觉为对句‛细味之,声律上的精细微妙,自出机杼独具一格。 ‚繁霜鬓‛‚浊酒杯‛对之甚工;‚艰难苦恨‛四字,恰为阴阳上去四声,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潦倒‛‚新停‛四字,仄平交错,有为叠韵,声调悠扬意蕴绵长。 《 登高 》 一诗,无论是节奏、声韵,还是对仗,产生的音乐美臻于化境令人叹为观止。 七律本有音律协和的特点,《 登高 》 的音律调配,可令人体味诗人困苦惆怅的心境,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 词句上的精练警策。 如诗中的 ‚ 萧萧 ‛ ‚ 滚滚 ‛ 前人评点曰: ‚‘ 萧萧 ’ ﹑ ‘滚滚 ’ 唤起精神 ‛ (杨万里 《 诚斋诗话 》 )诗中也有脍炙人口的名句 , 如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再如 《 蜀相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这一千古传颂的名句,曾引起多少悲剧英雄的共鸣。 据 《 旧唐书 •王叔文传 》 ,唐代推行永贞革新的王叔文,预知政局将变大势已去,泪湿衣襟,但吟此句不已。 此句众口相传,其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