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2内容摘要:

重点阅读“长安十年” 部分,填写表1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长安十年( 746—755) 这时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 初到长安时,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 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 《 兵车行 》 、《 丽人行 》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兵车行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长安十年( 746—755) 这时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 初到长安时,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 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 《 兵车行 》《 丽人行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阅读“流亡” ,填写表格 2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流亡( 755—757) 安史之乱开始 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 《 春望 》《 月夜 》《 北征 》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