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鲁科版3-1选修三12静电力库伦定律3内容摘要:

演示: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 A处,然后把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 P P P3等位置,如右图。 现象:位置不同,偏角不同,且距离越近,偏角越大。 分析:偏角越大,说明小球所受电力越大,即两球距离越小,电力越大。 演示:将较大带电球放在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其电荷量。 现象:带电量越大,偏角越大。 分析:带电量越大,电力越大。 (1)与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有关的因素 ①两电荷间距离:距离越近,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②两电荷电荷量:电荷量越大,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早在我国东汉时期已经掌握了电荷间相 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讨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之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库仑做了大量实验,于 1785年得出了库仑定律。 (2)点电荷 实际的带电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及电荷的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电荷间的作用力。 在中学物理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不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这时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当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及电荷的分布对相互作用力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点电荷将实际的带电体抽象成一个带电的点,是一种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在实 际情况中,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只从带电体本身的大小或带电量的多少来判断。 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 + A F P1 P2 P3 点电荷的概念类似质点的概念。 当带电体的线度比起相互作用的距离小很多,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时,带电体可视为点电荷。 (3)库仑定律 ①内容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 ,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这个规律叫做库仑定律。 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的电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②公式 如果用 Q1和 Q2表示两个点 电荷的电荷量,用 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用 F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库仑定律的公式如下: F= kQ1Q2r2 式中的 k是个常量,叫做静电力常量。 F、 Q Q2, r均取国际单位,由实验测得: k= 109N m2/C2。 (介绍记忆的方法:“二重九” ) ③方向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再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进一步确定。 ④说明 a.适用条件:真空 (干燥的空气 )、点电荷; b.计算时 Q Q2仅取电荷量的绝对值,方向再判断。 c.各物理量均取国际制单位。 d.如果点电荷不止两个,点 电荷受到的电力等于各点电荷独立作用时所受各力的矢量和。 e.在库仑定律中,当 r→ 0时,两个电荷间的作用力 F→∞,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 因为这时的两个带电体已不能看作点电荷,不能直接用库仑定律来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f.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都遵从二次平方反比规律,人们至今还不能说明它们的这种相似性,物理学家还在继续研究,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