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内容摘要:
的海水在 20摄氏度时汽化,并推动汽轮机,再将深层的冷水提上来使蒸汽冷却,如此周而复始,就可以发电了。 除这种方法外,还可以用低沸点的流体如丙烷和氨来作为热机的工作介质 )。 法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温差发电站,发电容量为 14,000kW。 [来源 :Z+xx+] 风能 :利用风的机械能发电, 风能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 据有关专家估算,在全球边界层内的总能量为 10 15瓦,一年中约为 10 16千瓦时电力的能量,相当于目前全世界 每年所燃烧能量 的 3000倍。 其中 1/10为可取用的极 限量。 风能的 优 点 是 : 总 能量巨大,利用简单、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是: 能量密度低 ( 当流速同为 3米 /秒时,风力的能量密度仅为水力的 1/1000)、 不稳定性大,连续性、可靠性差 ,时空分布不均 匀。 生物质能 : 利用厌氧微生物在密闭条件下分解 (废弃) 有机物 , 产生沼气,沼气具有很高的热值,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空气,不危害农作物和人畜健康。 生成沼气的原料本身就是各种废弃物, 生产过程可以 减少 (有机物) 垃圾的数量。 在农村到处可以看到许多生物质的废弃 物,如人畜粪便、秸秆、 杂草和不能食用的果蔬,等等。 将这些废弃物收集起来,经过细菌发酵可以产生沼气,用沼气做燃料和照明, 也可以发电。 太阳能 : 太阳能是一种可广泛利用的清洁能源。 我们目前的利用方式主要是两种 —— 一是 将阳光聚焦,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 传说阿基米德就曾经利用聚光镜反射阳光,烧毁了来犯的敌舰 )。 在日照充分的地方,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已大量使用太阳灶、干燥器和太阳能热水器 (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要简单的多。 因为不需要它产生太高的温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制成箱式、蛇型管式、直管式、平板式或枕式,通过管道与水 源和储水箱相连。 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北方比较常见 )。 [来源 :] 二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用化学能 发电。 比较常见的光电池是硅电池 ( 它能将13%20%的日光能转化为电能 )。 许多电子计算器和其他小型电子仪器现在已经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更是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来提供电力。 但是阳光在达到地面以。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
相关推荐
演示: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 A处,然后把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 P P P3等位置,如右图。 现象:位置不同,偏角不同,且距离越近,偏角越大。 分析:偏角越大,说明小球所受电力越大,即两球距离越小,电力越大。 演示:将较大带电球放在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其电荷量。 现象:带电量越大,偏角越大。 分析:带电量越大,电力越大。 (1)与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有关的因素 ①两电荷间距离:距离越近
最快,而 AB方向即为场强方向,可见场强的方 向是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板书: ② 场强方向是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由 U=Ed,得 E=U/ d,可得场强的另一个单位: V/ m。 板书: ③ 场强两个 单位 伏/米,牛/库是相等的。 例 3: 如右上图, 匀强电场电场线与 AC平行,把 10- 8C的负电荷从 A移至 B的电场力,做功 610- 8J, AB长 6cm. AB与
电路时,我们可以仅仅关心它们的输入和输出特性,而不必在意它们的内部结构,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就叫做 模块化思想。 “或”门电路( OR gate) ≥1 A B Z 高电位为 1,低电位为 0; “灯亮”为 1,“灯灭”为 0。 “或”门电路( OR gate) ≥1 A B Z 高电位为 1,低电位为 0; “灯亮”为 1,“灯灭”为 0。 “非”门电路电路( NOT gate) 1 A Z
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 铁块吸收多少热量,它内能就增加多少。 公式 Q=△ U表示吸收的热 量与内能变化量的关系,也反映出铁块增加的内能数量与水转移给铁块的内能数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 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U,即 [来源 :学科网 ZXXK] W+Q=△ U 上式所表示的是功、热量和
200 J 即空气内能减少了 20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W+Q,物体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气体做功(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从外界吸热(或向外界放热)两种因素有关,物体吸收热量,但有可能同时对外做功,故内能有可能不变甚至减小,故A错,同理,物体对外做功的同时有可能吸热,故内能不一定减小,B错;若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 相等,则内能不变,C正确 .而放热与对外做功是使物体内能减小
气体在温度不变的状态下,发生的变化叫做 等温变化。 实验研究 实验 实验研究 ( 1)实验目的: 在温度保持不变时,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 2) 实验装置 1 实验装置 2 ( 3)实验数据的测量及分析 演示实验(看课本) 实验 ( 1)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气体 ? ( 2)怎样保证 T 不变 ? ( 4)如何测 V ? ( 3)如何改变 p ? —— 根据高度差 实验数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