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2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摘要:
200 J 即空气内能减少了 20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W+Q,物体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气体做功(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从外界吸热(或向外界放热)两种因素有关,物体吸收热量,但有可能同时对外做功,故内能有可能不变甚至减小,故A错,同理,物体对外做功的同时有可能吸热,故内能不一定减小,B错;若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 相等,则内能不变,C正确 .而放热与对外做功是使物体内能减小,所以D错 . 1 .如图所示, A 、 B 容器中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 活塞下是水,上为空气,大气压恒定, A 、 B 底部由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 中高,打开阀门,使 A 中的水逐渐向 B 中流,最后达到平衡,则在这个过程中,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是 ,水的内能增加为 (设水的密度为 ρ ,活塞面积分别为 SA、 SB,原来 A 、 B 中高度差为 h ,直立容器内部有 被隔板隔开的 A 、 B 两部分气体, A 的密度小, B 的密度大,抽去隔板,加热气体,使两部分气体均匀混合,设在此过程中气体吸热 Q ,气体内能增量为Δ u,则 . u=Q U< Q u> Q D. 3 .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块质量 M=400 g 的木块,被一颗质量 m=20 g以水平速度 v=500 m/s飞行的子弹击中,子弹射出。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32热力学第一定律1
相关推荐
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 铁块吸收多少热量,它内能就增加多少。 公式 Q=△ U表示吸收的热 量与内能变化量的关系,也反映出铁块增加的内能数量与水转移给铁块的内能数量相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 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U,即 [来源 :学科网 ZXXK] W+Q=△ U 上式所表示的是功、热量和
的海水在 20摄氏度时汽化,并推动汽轮机,再将深层的冷水提上来使蒸汽冷却,如此周而复始,就可以发电了。 除这种方法外,还可以用低沸点的流体如丙烷和氨来作为热机的工作介质 )。 法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温差发电站,发电容量为 14,000kW。 [来源 :Z+xx+] 风能 :利用风的机械能发电, 风能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 据有关专家估算,在全球边界层内的总能量为 10 15瓦,一年中约为
演示: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放在 A处,然后把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 P P P3等位置,如右图。 现象:位置不同,偏角不同,且距离越近,偏角越大。 分析:偏角越大,说明小球所受电力越大,即两球距离越小,电力越大。 演示:将较大带电球放在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其电荷量。 现象:带电量越大,偏角越大。 分析:带电量越大,电力越大。 (1)与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有关的因素 ①两电荷间距离:距离越近
气体在温度不变的状态下,发生的变化叫做 等温变化。 实验研究 实验 实验研究 ( 1)实验目的: 在温度保持不变时,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 2) 实验装置 1 实验装置 2 ( 3)实验数据的测量及分析 演示实验(看课本) 实验 ( 1)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气体 ? ( 2)怎样保证 T 不变 ? ( 4)如何测 V ? ( 3)如何改变 p ? —— 根据高度差 实验数据的处理
(5)待油酸膜的面积稳定后,把玻璃板放在方盘上,用笔描绘出油膜的形状。 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应检查方盘是否干净,如果有油渍则导致实验无法完成。 (2) 方盘中的水应保持稳定状态,最好静置一段时间, 痱子粉均匀撒在水 面上。 注意事项 (3) 向水面滴酒精油酸溶液时,针尖应竖直、靠近水面,如果离水面太高,可能无法形成油膜 . 最好在 1 cm左右 . 滴酒精油酸
低转变成电信号) 观察与思考 两种温度的水 凉水 开水 电阻值情况 常用的传感器部件 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电阻大 电阻小 热敏电阻 一般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半导体材料) 金属热电阻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V 右图是一个温度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 , Rt是一个热敏电阻器。 试说明传感器是 如何把温度值转变为电信号的。 Rt R 温度升高或降低导致 Rt阻值发生 变化,使电路中电流也发生变化,导致 R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