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32探究传感器的原理1内容摘要:
低转变成电信号) 观察与思考 两种温度的水 凉水 开水 电阻值情况 常用的传感器部件 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电阻大 电阻小 热敏电阻 一般随温度升高电阻减小 (半导体材料) 金属热电阻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V 右图是一个温度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 , Rt是一个热敏电阻器。 试说明传感器是 如何把温度值转变为电信号的。 Rt R 温度升高或降低导致 Rt阻值发生 变化,使电路中电流也发生变化,导致 R上 的电压也发生改变,因此电压表读数将会发生变化, 从而就将温度的化转变为电信号。 思考方向: 两电阻采取什么 连接方式。 转变的电信号应。新课标粤教版3-2选修三32探究传感器的原理1
相关推荐
(5)待油酸膜的面积稳定后,把玻璃板放在方盘上,用笔描绘出油膜的形状。 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应检查方盘是否干净,如果有油渍则导致实验无法完成。 (2) 方盘中的水应保持稳定状态,最好静置一段时间, 痱子粉均匀撒在水 面上。 注意事项 (3) 向水面滴酒精油酸溶液时,针尖应竖直、靠近水面,如果离水面太高,可能无法形成油膜 . 最好在 1 cm左右 . 滴酒精油酸
气体在温度不变的状态下,发生的变化叫做 等温变化。 实验研究 实验 实验研究 ( 1)实验目的: 在温度保持不变时,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 2) 实验装置 1 实验装置 2 ( 3)实验数据的测量及分析 演示实验(看课本) 实验 ( 1)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气体 ? ( 2)怎样保证 T 不变 ? ( 4)如何测 V ? ( 3)如何改变 p ? —— 根据高度差 实验数据的处理
200 J 即空气内能减少了 20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W+Q,物体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气体做功(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从外界吸热(或向外界放热)两种因素有关,物体吸收热量,但有可能同时对外做功,故内能有可能不变甚至减小,故A错,同理,物体对外做功的同时有可能吸热,故内能不一定减小,B错;若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 相等,则内能不变,C正确 .而放热与对外做功是使物体内能减小
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有何关系呢。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目的: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器材: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多用电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 骤: ( 1)按图示电路连接电路 ( 2)原线圈接低压交流电源 6V,保持原线圈匝数 n1 不变,分别取副线圈匝数 n2=21n1, n1, 2 n1,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 分别测出副线圈两端的 电压,记入表格。 (
平面侧视图) O(o’) 中性面 (1)位置: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所处的平面 (2)特征: A、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导体棒速度与磁感线平行,有效速度为零 C 、感应电动势为零 D、经过中性面,电流反向 a b c d o O’ O(o’) a(b) C(d) 3、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线圈的特征 ( 1)磁通量为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为 Em. (2
sin314t V的交流电,求它连续发光的时间. 解题方法:公式法 解析:氖气灯泡上加的是交变电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电压大小变化范围为 0~ 100 V.当所加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等于 50 V时氖气灯泡就会发光,当所加电压的绝对值小于 50 V 时氖气灯泡就熄灭,因此只要求出该交变电流的电压开始达到和开始低于 50 V的时刻,就可求出电压大 于等于 50 V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