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内容摘要:
阻大大减小,且大部分电流会通过电流表,极易损坏电流表 . • (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 欧姆定律给了我们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由 R= 可知,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就可求出待测电阻. • (2)电流表接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①电流表外接法:如图 1所示,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由 R= 可知, R测 R真 , R越小,电压表分流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合测小电阻,正如上一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电流表就采用了这种接法. • ② 电流表内接法:如图 2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电压 U的测量值偏大.由 R= 得 R测 R真 , R越大,电流表的分压越小,误差就会越小.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大电阻. • 误区 1:在求两个电阻 R R2并联后的总电阻时我们一般都直接用 R12= 来求.如果求三个电阻 R R R3并联后的总电阻,可以用 R123= • 点拨: 不可以. R R2并联电阻 R12= 是由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推导出来的,而由 • 不能推导出 R123= • 误区 2:对伏安法测电阻的认识不到位,不会选择合理接法. • 点拨: 选择内、外接的常用方法 • (1)直接比较法:适用于 Rx、 RA、 RV的大小大致可以估计,当 Rx≫RA时,采用内接法,当 Rx≪RV时,采用外接法,即大电阻用内接法,小电阻用外接法,可记忆为 “ 大内小外 ” . • (2)公式计算法: • 当 Rx 时,用内接法, • 当 Rx 时,用外接法, • 当 Rx= 时,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 (3)试触法:适用于 Rx、 RV、 RA的阻值关系都不能确定的情况,如图所示,把电压表的接线端分别接 b、 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响大,所以应选外接法. • 如图所示的两个串联电阻 R1= 12kΩ,R2= 36kΩ, A、 B两端的电压保持 15V不变,那么 • (1)R 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 (2)如果电压表 V的内阻是 12kΩ, • 当 S分别与 C、 D接触时电压表的 • 读数分别是多少。 • 解析: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 U∝ R,所以 • U1= U= 15V= • U2= U= 15V= . • (2)当 S与 C接触时,电压表与 R1并联,测并联支路电压,并联电阻 R并 = • 同理,当 S与 D接触时 R并 ′ = • 答案: (1), (2) • 点评: ① 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求电阻上的电压或电压表的示数. • ② 对非理想电压表应视为电路中的电阻。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
相关推荐
不 亮 实验结果 S S1 S2 L1 L2 再观察: 当断开开关 S1,合上开关 S、S2时,灯泡 L L2的变化。 观察实验 S S1 S2 L1 L2 灯 泡 L1 不 亮 灯 泡 L2 亮 实验结果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有两条(或多条) 路径。 2)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3)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 路,支路的开关只控 制本支路。 [思考 ] 并联电路知识结构方框图 工作特点 并联电路
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是什么 ? 电路图对应的实物连接图 一 二 三 前进 A A A 返回 A 返回 A 返回 A 开始实验。
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 路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若把它接入 2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 1A。 求: • (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 ( 2)如在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多大。 (提示:电动机在电路中转子不转动时为纯电阻用电器) 答案: , 8W 例 把两个相同的电灯分别接成如图所示的两种电路,调节变阻器
学生思考 ,找到原因:回路中存在电源。 三、课堂设计 新课教学: ( 1) 展示各种干电池 ( 1号 , 2号 , 5号 , 7号 ) , 请同学们观察电池的规格 , 发现尽管电池的型号不同 ,但是都标有 “ ”字样 .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用电压表直接接在干电池的两端进行测量 , 发现结果确实是 . 讲台上还摆放有手摇发电机 、 蓄电池 、 纽扣电池 , 它们两端的电压是否也是。
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 1)通过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教学,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的熏陶。 ( 2)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以及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电场的观点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 理解并能正确应用欧姆定律;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教学难点: 公式
学生思考回答:在电源内部也存在电场,电场方向也是从正极指向负极。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源必须把自由电子不断地从正极搬运到负极,自由电子必须克服电场力做功,这就需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电子。 这个“非静电力”是电源提供的。 也就是说,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 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建立起电源的概念: 电源是通 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师:出示干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