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32原子核的结构1内容摘要:
率各为多少。 (已知 )E = 1 3 .6 e V1分析: 原子辐射光子的能级跃迁情况如图所示。 原子由第 5能级向第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也最大。 原子由第 5能级向第 4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也最小。 解答: 一群处于 n=5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向 n=2的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 6种频率的光子。 从 n=5直接跃迁到 n=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大, 从 n=5跃迁到 n=4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小, 【 反馈练习 】 在用 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卢瑟福观察到的 α粒子的运动情况是 A、全部 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 B、绝大多数 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甚至被弹回 C、少数 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绝大多数发生较大偏转,甚至被弹回 D、全部 α粒子都发生很大偏转 答案: B 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提出来的 A、光电效应实验 B、氢原子光谱实验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天然放射现象 答案: C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答案: C 当 α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哪些是不可能存在的 答案: BC 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有 A、 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 , 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 , 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B、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 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 , 辐射 ( 或吸收 )一定频率的光子 D、 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答案: ABC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 , 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A、 辐射光子 , 获得能量 B、 吸收光子 , 获得能量 C、 吸收光子 , 放出能量 D、 辐射光子 , 放出能量 答案: D 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 , 比较氢原子所处的量子数 n=1及 n=2的两个状态 , 若用 E表示氢原子的能量 , r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 , 则 A、 E2E r2r1; B、 E2E1, r2r1; C、 E2E1, r2r1; D、 E2E1, r2r1。 答案: A 根据玻尔理论 , 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32原子核的结构1
相关推荐
α 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 ( 3)质子的发现 . 讨论提问: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怎样知道新粒子的性质 . ① 若想知道新粒子的性质,必须测出粒子的什么有关物理量。 归纳得到:测出粒子的电性、电量、质量和速度等 . ② 用什么方法可以 知道新粒子的电性。 归纳得到:可将粒子引入电场或磁场中,观察粒子的偏转轨迹 . 如图 2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粒子的轨道是抛物线
中的电荷具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电场力) 实验 2: 把带电小球 q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现象: 在电场中的不同方位,丝线倾斜的方向不同。 说明: 在电场中不同点电场的强弱不同 问题(二):实验 2说明在不同点电场的强弱一般是不同的,怎样定量地、精确地描述电场强弱的这一性质呢。 两个基本概念: 场电荷 检验电荷 检验电荷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提示:
性 质决定 ,与电源两端是否接导体或其它用电器无关。 探究 1:制作化学电池并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 电池的电动势: 伏。 探究 2:电源接入外电路后,观察电压表示数是否变化。 提问:按要求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后,观察电压表的示 数 会怎样。 结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示数是 伏。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变为 伏。 实验表明, 电源与外电路接通后 ,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填如何变化) 探究 3
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或是说帮助。 热传导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 归纳总结: 第二类永动机 现象:运动的物体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成为内能,使物体和地面的温度升高。 有人设想:发明一种热机,用它把物体和地面所产生的热量都吸收过来,将内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使因摩擦停止的物体重新运动起来,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简单分析 自然界中没有这样的现象,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靠降低温度
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 返回 功,物体也没有对外界做功,那么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 返回 Δ U = W + Q 该式表示的是内能的变化量跟功、热量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 热力学第一定律 . Δ U 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W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Q 物体吸收的热量 返回 二、定律中各量的正
热量是一个 过程量 ,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热传递时,内能的改变是用 热量 来量度的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等效 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不同的物理过程 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对物体做功就是对物体传热 C、热量是在热传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