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3节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之二内容摘要:

无菌、光照条件 培养结果 细胞株 → 细胞系 愈伤组织 → 植株 请阅读 P8687. 疫苗的英文名称 vaccine,最初是因牛痘得名。 现在将一切通过注射或通过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 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 (998~ 1023年 )就开始从症状轻微的天花病人身上取得疱浆,人工接染到健康儿童,使之产生轻微症状的感染,从而获得免疫力,避免引起严重天花和造成死亡。 后来这一方法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1721年传入英国。 英国医生詹纳注意到感染牛痘的人不会感染天花。 经过多次实验,詹纳于 1796年,从一挤奶女工感染牛痘的豆疱中取出疱浆,给一个 8岁的男孩接种在手臂上。 后来再给男孩接种天花疱浆,这个男孩并没有染上天花,证明该男孩对天花确实具有免疫力。 这个牛痘疱浆就是天花疫苗,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天花。 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1979年 4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 疫苗的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及其他活性成分。 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成分,决定疫苗的免疫性能。 抗原必须是机体以外的物质,进入机体后能够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作为抗原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灭活的细菌或病毒,通过多次传代得到的减毒细菌或病毒,病毒或细菌的提纯物,有效的蛋白成分,类病毒,细菌多糖,合成多肽,以及近年来发展的 DNA疫苗等。 佐剂是能够增强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它应该无毒、安全,并且稳定,比如油制佐剂。 防腐剂是保证疫苗在储存期不会被微生物污染,防止造成严重问题的物质,大多数是化学防腐剂。 稳定剂是为保证作为抗原的病毒或其他微生物能够存活和维持其免疫活性稳定的物质,往往都是糖类,如乳糖、山梨醇等。 另外,疫苗在制备时还需要加入适当的缓冲剂、盐类等无活性的成分。 构成疫苗的所有成分和含量必须不影响疫苗的效力、纯度和安全性,因此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传统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用于预防疾病的疫苗有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和类毒素疫苗。 从疫苗的生产技术来说,疫苗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两大类。 传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灭活疫苗是用致病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接种到动物、鸡胚、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经生长繁殖后,用化学(丙酮、甲醛、酚等)或物理(加热、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将病原体杀死的疫苗,因此,又称为 “ 死 ” 疫苗。 减毒疫苗是通过适当方法,以降低毒性或无毒的全病原体为抗原的疫苗。 而用天然微生物的某些成分的亚单位作为疫苗的,称为亚单位疫苗。 新型疫苗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还包括基因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根据它们的基本特征,也可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大类。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的疫苗称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归为灭活疫苗。 例如,乙型肝炎抗体疫苗,就是将乙肝抗原基因转入酵母或动物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大量生产乙肝抗原,该抗原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用于乙型肝炎预防。 人们甚至将乙肝抗原基因转到西红柿中,经栽培,获得转乙肝抗原基因西红柿,食用后可预防乙肝。 乙肝疫苗 第一代乙肝疫苗, 属血源疫苗,由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浆制备而得。 因提取工艺不同,疫苗所含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别,但均含有 22 nm小颗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血源疫苗曾对防止乙肝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疫苗的成本高、生产周期长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