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1课时内容摘要:
中国、菲律宾。 服务外包产业文化素质要求高 → 科技、文化为选 址主导因素 → 印度、中国 IT 产业发展迅速 → 成为主要转移目标。 【 答案 】 A 教师专享 【 备用样题 】 (2020 年广州联考 )下图表示某产 业部门从 20 世 纪 80~ 90 年代的布局 变化 (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 部门转 移方向 ), 读图回答 (1)~ (2)题。 (1)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 (1)① 为日本,②为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③为 印度尼西亚,④为中国内陆; (2)产业转移路线:① → ② → ③、④。 发达国家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 → 追求更高 利润,降低生产成本 → 向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转移。 【 答案 】 A A.向该产业生产条件具有优势的区域转移 B.①国家出经济衰退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D.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出口 (2)有关①、②、③、④国家和地区的今后产业发展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1)① 为日本,②为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 ③为印度尼西亚,④为中国内陆; (2)① 、②、③、④国家、地 区经济特点。 A.①可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 B.②可侧重发展以开发新产品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C.③可成为①②地区研发的产品制造地 D.④可成为产品研发中心 ①为日本 → 经济、科技发达,自然资源短缺 → 发 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为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 → 土地成本高,劳动力丰 富,自然资源短缺 → 发展第三产业; ③为印度尼西亚 → 经济落后,劳动力丰富,土地成本低 → 产品制造基地; ④为中国内陆 → 东、中、西部差距大、层次明显 → 发展 多层次、多元化产业结构。 【 答案 】 C 年份 1994 年 1995 年 1996 年 2020 年 2020 年 地点 上海 北京 南昌 重庆 南京 项目 汽车电子、 汽车装饰、 汽车玻璃 铝制散 热器 车用空 调产品 整车合资 企业 整车合 资企业 (2020 年河源期末 )下表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在中国大陆部 分投资表。 读表回答。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1课时
相关推荐
、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归纳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目的 流向 新中国成立后 成立到 20世纪80代中期 20世纪 80代中期以后 计划经济的影响、户籍管理严格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开发边疆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等 改革开放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数量增大,自发流动 务工 经商 由内地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战争 宗教
三河地区 有著名畜种 三河马 、 三河牛 (3)此外,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 主要分布 : 西部高原 、 松嫩平原 西部及部 分林区草地 (2)松嫩平原 西部是 东北红牛 的商品生产基地 活动: 1 耕作业 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
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 玉米 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链接: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问题:人口增加、高强度的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 目标 :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方向:
降低成本 (三)工业地域 :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2)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 特点:面积广,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 特点:工
(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发育程度分析 形成两种类型 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发展条件 发展特点 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等生产过程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 面积大, 生产规模大, 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 主要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 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汽车城”十堰 钢城: 鞍钢夜景
一个重要的因素。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 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 —— 气候 —— 土壤 —— 地形 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公路边 上 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