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芳香烃之二内容摘要:
C H 3+ C H 3 C H = C H 2因 : C H 3 C H = C H 2 + H+ C H 3 C H C H 3 C H 3 C H C H 3O H+ H+ C H 3 C H C H 3O H 2 H 2 O C H 3 C H C H 3+ C H3 C H C H 3C HC H 3C H 3( 2) 酰基化反应 C H3OC H3C H3OC H3C H3COC lC H3CC H3COOO+A l C l3+ H C l+A l C l3+ C H 3 C O O H乙 酰 氯甲 基 苯 基 酮苯 乙 酮 9 7 %乙 酸 酐甲 基 对 苯 基 酮对 甲 基 苯 乙 酮 8 0 % 酰基化反应的特点:产物纯、产量高(因酰基不发生异构化, 也不发生多元取代)。 苯及同系物的取代反应都是亲电取代历程,其里程可用通式 表示如下: E + EHE H++σ 络 合 物π 络 合 物E 实验证明,硝化、磺化和氯代是只形成 σ络合物的历程,溴化 是先形成 π络合物,再转变为 σ络合物的历程。 二、加成反应 苯环易起取代反应而难起加成反应,但并不是绝对的,在特定 条件下,也能发生某些加成反应。 1.加氢 2.加氯 + 3 H 2 N i,1 8 0 ~ 2 5 0 ℃P+ 3 C l 25 0 ℃光HHH C lC lC l六 六 六 对 人 畜 有 害 , 世 界 禁 用 ,我 国 从 8 3 年 禁 用。 HHHC lC lC l三、氧化反应 苯环一般不易氧化,在特定激烈的条件下,苯环可被氧化破环。 例如: 2 + 9 O 2V 2 O 54 5 0 ~ 5 0 0 ℃2 OOO+ 4 C O 2 + 4 H 2 O顺 丁 烯 二 酸 酐2 + 1 5 O 2 1 2 C O 2 + 6 H 2 O点 燃烷基苯(有 αH时)侧链易被氧化成羧酸。 C H 2 C H 3C HC H 3C H 3C H 2 C H 2 C H 2 C H 3C O O HK M n O 4 / H+不 论 烃 基 的 长 短 , 氧 化产 物 都 为 羧 酸。 若两个烃基处在邻位,氧化的最后产物是酸酐。 例如: 当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 αC)上无氢原子( αH)时,该侧 链不能被氧化。 例如: C H 2 C H 3C H ( C H 3 ) 2O 2 , V 2 O 53 5 0 ~ 4 5 0 ℃OOO邻 苯 二 甲 酸 酐C C H 2 C H 3C H 3C H 3C H 3 C C O O HC H 3C H 3C H 3K M n O 4 / H +第四节 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 一取代苯有两个邻位,两个间位和一个对位,在发生一元亲电取代反应时,都可 接受亲电试剂进攻,如果取代基对反应没有影响,则生成物中邻、见间、对位产物 的比例应为 2: 2: 1。 但从前面的性质讨论可知,原有取代基不同,发生亲电取代 反应的难易就不同,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的相对位置也不同。 例如: 6 0 ℃混 酸C H3C H3N O2N O2C H 3混 酸℃3 0发 烟 H N O 3 + H 2 S O 4N O2N O2N O29 5 ℃9 3 . 2 %5 7 %4 0 %硝 基 苯 的 硝 化 比 苯困 难 , 新 引 入 的 取 代基 主 要 进 入 原 取 代基 的 间 位。 甲 苯 的 硝 化 比 苯容 易 , 新 引 入 的 取代 基 主 要 进 入 原取 代 基 的 邻 对 位。 可见,苯环上原有取代基决定了第二个取代基进入苯环位置的作用, 也影响着亲电取代反应的难易程度。 我们把原有取代基决定新引入取代 基进入苯环位置的作用称为取代基的定位效应。 一、三类定位基 根据原有取代基对苯环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 ——即新引入取代基导入 的位置和反应的难易分为三类。 1.邻、对位定位基 使新引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原基团邻位和对位(邻对位产物之和 大于 60%),且活化苯环,使取代反应比苯易进行。 A 的 定 位 能 力 次 序 大 致 为 ( 从 强 到 弱 ) O , , N H R , , O H , O R , N H C O R , N R 2 N H 2 O C O R , R , C H 3A2.间位定位基 使新引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原基团间位(间位产物大于 50%),且钝化 苯环,使取代反应比苯难进行。 B 的 定 位 能 力 次 序 大 致 为 ( 从 强 到 弱 ) N R 3 ,B N O 2 , C F 3 , C C l 3 , C N , S O 3 H , C H O , C O R , C O O H , C O N H 2。 3.第三类定位基(此类主要是指卤素及 CH2Cl等) 使新引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原基团邻位和对位,但使苯环略微钝化, 取代反应比苯难进行。 二、定位效应的解释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可用电子效应解释,也可从生成的 σ络合物的稳定性来解释,还有空间效应的影响。 (一) 用电子效应解释 电 子 效 应诱 导 效 应共 轭 效 应I I n d u c t i u e e f f e c t( )C C o n j u g a t i v e e f f e c t( ) 苯环是一个对称分子,由于苯环上 π电子的高度离域,苯环上。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芳香烃之二
相关推荐
常数 k与式中物理量单位的选取有关,若各量的单位均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 ( 1)牛顿( N)力的规定:使质量为 1kg的物体产生 1m/ 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 1N. ( 2)牛顿第二定律: F= ma(各量用国际制单位) 3.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 1) 同体性: 是指 F合 、 m和 a都是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的 . ( 2) 矢量性: 是指加速度和合外力都是失量 ,
酒精、苯、CC l4 、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 都能互溶;碘(I 2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 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 1、下列能用分离漏斗分离的是( ) A、液溴和CC l4 B、酒精和煤油 C、C aC l2 和N a2 SO 4 溶液 D、苯和蒸馏水 D 2 、 在酒精、苯、CC l4 、N aC l溶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中,
根据平衡条件布列方程 ⑤ 解方程 (组 ), 必要时验证结论。 0F 0 0 yxFF 此方法是力学解题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 应注意学习。 ⑴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 F合 = 0; ⑵ 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 , 要考虑尽量减少力的分解。 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转化成标量运算,极大的降低了数学应用的难度。 正交分解法 OA、 OB、 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
+ „ (5)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 F= , 合力的方向与 x轴的夹角为 α,则 tan α= . F yFx F x 2 + F y 2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尽量减少分解力的个数. 船.如右图所示,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C.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D.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
• 【 例 8】 如图表示某人站在一架与水平成 θ 角的以加速度 a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台阶上,人的质量为 m,鞋底与阶梯的摩擦系数为 μ ,求此时人所受的摩擦力. 例 9. 一质量为 M、倾角为 θ的 楔形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动摩擦因素为 μ,一物块质量为 m,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 F推楔形木块,如图示
力分解成垂直于斜面与平行于斜面的两个分力就 是采用了力的正交分解法。 力的正交分解法 的优点:其一,借助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 (x, y)对力进行描述;其二,几何图形关系简单,是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方法多,容易求解。 2. 正交分解的一般步骤: ( 1) 建立 xOy直角坐标系 ( 2) 将所有力依次向 x轴和 y轴上 分解为 Fx Fx2……, Fy Fy2…… ( 3) 分别求出 x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