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必修一26力的分解1内容摘要:
力分解成垂直于斜面与平行于斜面的两个分力就 是采用了力的正交分解法。 力的正交分解法 的优点:其一,借助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 (x, y)对力进行描述;其二,几何图形关系简单,是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方法多,容易求解。 2. 正交分解的一般步骤: ( 1) 建立 xOy直角坐标系 ( 2) 将所有力依次向 x轴和 y轴上 分解为 Fx Fx2……, Fy Fy2…… ( 3) 分别求出 x轴和 y轴上的合力 Fx、 Fy ( 4) 求出合力 F,大小 22 yx FFF 方向xyFFtan 【 例四 】 大小均为 F的三个力共同作用在 O点,如图, F1与 F F2与 F3之间的夹角均为 60186。 ,求合力。 [来源 :学科网 ] [来源 :Zx x k .Co m] 【例五】如图, 从正六边形 ABCDEF 的一个顶点 A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 F F F F F5,已知 F1=f,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 比,用正交分解法求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课堂训练 : 1. 一 重为 G的物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受到斜面的弹力 FN,如图所示,设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为 F1,则 ( ) A. F1是 FN与 G的合力 B. F1是 G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来源 :] C. G分解为 F1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F2 D.物体受到 G、 FN、 F1和使物体垂直于斜面压紧斜面的力 F2 [来源 :学 *科 *网 ] 2. 下列有关合力与分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力总是小于合力 B.对力进行正交分解时,分力总是小于合力 C.将 5 N的力进行分解,可以得到 50 N的分力 D.将 5 N的力进行分解,不可以得到 1 N的分力 3.如右图示,一个半径为 r,重为 G的圆球被长为 r 的细线 AC 悬挂在墙上, 求球对细线的拉力 T 和球对墙的压力 N。 课后作业 : 1.在一个已知力的分解。教科版必修一26力的分解1
相关推荐
• 【 例 8】 如图表示某人站在一架与水平成 θ 角的以加速度 a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台阶上,人的质量为 m,鞋底与阶梯的摩擦系数为 μ ,求此时人所受的摩擦力. 例 9. 一质量为 M、倾角为 θ的 楔形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动摩擦因素为 μ,一物块质量为 m,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 F推楔形木块,如图示
+ „ (5)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 F= , 合力的方向与 x轴的夹角为 α,则 tan α= . F yFx F x 2 + F y 2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尽量减少分解力的个数. 船.如右图所示,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C.船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D.船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
C H 3+ C H 3 C H = C H 2因 : C H 3 C H = C H 2 + H+ C H 3 C H C H 3 C H 3 C H C H 3O H+ H+ C H 3 C H C H 3O H 2 H 2 O C H 3 C H C H 3+ C H3 C H C H 3C HC H 3C H 3( 2) 酰基化反应 C H3OC H3C H3OC H3C H3COC
滑动摩擦力阻碍二者的相对运动,做工件所受摩 擦力 Ff与 v方向相反,要使工件沿导槽匀速运动, 所施加的拉力只需与 Ff一个分力平衡,故:FFf=μ mg. 答案 C 规律总结 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 1)其依据是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 动的方向相反 ” . (2)其步骤为: ①选研究对象(即受摩擦力作用的物体) . ② 选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为参考系 . ③
图示位置时,桌面对木料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2l/3 l/3 F 【 课堂练习 】 问题 拉不动书柜,你认为书柜与地面间存在摩擦力吗。 二者间没有相对滑动(保持相对静止),将他们间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有什么规律呢。 研究静摩擦力 —— 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 相对滑动趋势 时,物体之间产生的 摩擦 称为 静摩擦。 ——
物体 F 1 F 2 常见的三种弹力的方向 ( 3)绳的拉力的方向: 绳对所拉物体弹力 ,方向总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F 1 F 2 弹力的作用点: 作用在物体的接触面。 三、相互接触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 1)判别法: 适用于形变明显情况,如弹簧。 ( 2)假设法: 假设接触的两物体没有弹力,看它们是否符合题意(如静止 ),如果符合,说明不存在弹力,反之存在弹力; 分析图中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