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单元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博采众家之长 ②具体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 4) 社会影响 :使西汉迅速恢复了元气 ( 5) 衰落 :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发展需要;儒家自我调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 背景 : ①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汉初 “ 无为 ” 思想已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 土地兼并、边境匈奴为患、王国问题 困扰着西汉统治者,西汉需要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③ 武帝 “ 举贤良对策 ” ,董仲舒改造儒学,以 “ 天人三策 ” 被武帝接受 ( 2) 新儒学的思想 形成 ——《 公羊春秋 》 +阴阳家 +黄老之学 +法家思想 ( 3) 新儒学目的 ——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加强君权,维护专制统治 ( 4) “ 罢独 ” 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 ( 5) 新儒学内容 : 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 中央集权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君权 ——君权神授 土地兼并 ——发挥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为人处世 ——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帝王活动 ——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 6) 尊儒措施 : 思想 ——肯定新儒学思想 政治 ——儒生参政 教育 ——兴办太学,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 7) 西汉的教育 : “定太学以教救国” 教科书 ——诗,书,礼,易,春秋 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郡县设置学校,儒学民间光大独尊 ( 8) 新儒学思想评价 : P14最后一段 ( 9) “罢独的影响” : P15最后一段 +限制君主权利使君主施行仁政 +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发展 +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中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提醒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正统思想,关键是其自身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儒家“仁”的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而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统”为核心,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和大一统的需要。 所以独尊。 第 4课 宋明理学 ( 1) 原因 : ①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发展 ②儒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思辨性、理论性不足 ( 2) 应对态度 : ①以儒为本,积极吸收 佛、道 思想以丰富、完善自己 ②儒道结合、接纳佛教。 ( 1)隋朝王通提出“三教合一”,以儒为本、吸纳 佛道思辨思想 ( 2)唐代“三教并立”政策,儒学进步,知识分子儒、佛兼修,三教并修 : ( 1) 背景 ① 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 ②隋唐时期: “ 三教合一 ” 潮流 ③儒学更新 ,深受佛、道哲学影响 理学 是一种既贯通 宇宙自然 和 人生命运 , 又继承 孔孟正宗 ,并能 治理国家 的 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 2) 概念 : ( 3) 实质 :客观唯心主义,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 4) 核心 : “ 理 ” 和 “ 天理 ” ( 5) 代表 :北宋 ——程颐、程颢;南宋 ——朱熹(集大成) ( 6) 思想 : ① 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源 体现 : 社会 ——儒家道德理论 人身 ——人性 意义 :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② 方法论 ——“格物致知 ” ③ 伦理观 ——“存天理、灭人欲 ” ——“三纲五常 ” 天理 ——封建道德、统治秩序 人欲 ——人们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实质 ——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 7) 朱熹作品 : 《 四书章句集注 》 ( 8) 地位 : P17第 4段 ( 9) 鼎盛阶段 ——明朝 ( 10) 流传 ——朝鲜、越南、日本 ( 1)实质 ——主观唯心主义 ( 2)背景 ——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 ( 3)主张: ① “ 心即理也 ” ,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 求 “ 理 ”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 发明本心 ” (与朱熹有分歧) ( 1)实质 ——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走向极端) ( 2)背景 ——程朱理学成为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失去了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社会动荡以新学来更新理学 ——“阳明心学 ” ( 3)主张: 思想核心 ——“致良知 ” 强调自我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意识到重树思想标准的重要性 : 最后两段:概述,消极、积极 类别 程朱理学 阳明心学 时代 宋代 明代 主张 强调理气关系和宇宙结构,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 不读理气关系和宇宙结构,主张“心即理也”认为天理存于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就能成为圣贤 实质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特征 理学的创立 理学发展到极点 相同 都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本质相同) 董仲舒新儒学 ——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 法家思想而形成的 程朱理学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 新儒学 ,有哪些重大发展 ? ①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 (他 )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 …… 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 ”这位古人应该是 A.李贽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3.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 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史学 ,不正确的是 A.凸显人性尊严。岳麓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单元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后印象派) 《 埃斯泰克的海湾 》 、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最为著名的现代派画家 西班牙 毕加索 ,电影产生的技术条件成熟 (摄影、曝光、连续摄影、音响结合等) 卢米埃尔兄弟 在 19世纪末发明电影 1927年之前是 默片时代 格里菲斯又被称为 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是默片时代最著名的明星代表 《 城市之光 》《 摩登时代 》《 大独裁者 》 37. 英国人贝尔德 1929年发明了 电视 :
四月提纲 》 ,号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 9月,发出夺取政权的号召,制定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3)指挥者: 1917年 11月 6日(俄历 10月 24日),亲自指挥起义;起义胜利后,成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任主席。 三、列宁在十月 十月革命的意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性质:
“ 人 ” 字形线路 , 仅用四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 京张铁路的修建有什么重大意义。 这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力量 , 由中国自筹款项 , 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詹天佑也因此而成为第一位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中国工程师。 从詹天佑的伟大贡献和人格魅力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 19世纪末
的民歌 , 统称 “ 国风 ” ;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风的内容丰富 , 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 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 (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 采用楚国方言 ,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楚辞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 更适合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
问题 4: • 商业发展到明清时期,与前代相比,呈现出什么新特点。 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二、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要素: 工厂手工业经营方式 购买劳动力(途径) 增殖利润(目的) 特征:自由雇佣劳动 施复 是明朝小说 《 醒世恒言 》 里的人物。 他们夫妇二人住在 苏州 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
) A、第十、第五 B、 第六、第一 C、第十 、第四 D、第二十、第五 16 如今,我国家庭消费的 “ 四大件 ” 是( ) A、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B、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C、 DVD、手机、家用电脑、汽车 D、彩电、汽车、冰箱、家用电脑 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是在下列哪会议(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7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