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2苏联的经济改革2内容摘要:
用日本、台湾牵制大陆的崛起。 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该如何处理 “ 保持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 、“ 防止军备竞赛拖跨国家经济 ” 、 “ 又要做好当日本利用东海油气田、钓鱼岛等事件与大陆发生冲突或者台湾闹独立等危害国家主权时做到战必胜 ” 这三者的关系。 思考探究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 经济体制改革 “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加速战略”是戈尔巴乔夫于 1985年提出的改革方针。 其基本目 标是:到 2020年,国民收入和工业 总产值要增长 1倍,国民收入年增 长速度提高到 5%, 人均实际收入 增加 60%— 80%。 其基本思路是: 对经济体制 进行根本性改革,给企业放权让 利,国家对经济管理逐步从以行政 管理为主向以经济管理为主的方法过渡。 一、赫鲁晓夫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 经济体制改革 2. 政治体制改革的失控 改革的失控 由于经济改革缺乏 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中阻力重重,经济 继续滑坡。 戈尔巴乔夫将改革 重点转向 政治体制改革。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 党身上的肿瘤 ,而是挥向了 党的脖子。 戈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1991年 12月 26日,苏联正式解体。 苏联解体 思考探究 有人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把苏联搞跨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搞死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探究 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国的经济改革留下什么启示。 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 调整和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岳麓版历史必修2苏联的经济改革2
相关推荐
) A、第十、第五 B、 第六、第一 C、第十 、第四 D、第二十、第五 16 如今,我国家庭消费的 “ 四大件 ” 是( ) A、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B、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C、 DVD、手机、家用电脑、汽车 D、彩电、汽车、冰箱、家用电脑 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是在下列哪会议(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7 二
问题 4: • 商业发展到明清时期,与前代相比,呈现出什么新特点。 一、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二、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要素: 工厂手工业经营方式 购买劳动力(途径) 增殖利润(目的) 特征:自由雇佣劳动 施复 是明朝小说 《 醒世恒言 》 里的人物。 他们夫妇二人住在 苏州 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 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 几年后
的民歌 , 统称 “ 国风 ” ;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风的内容丰富 , 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 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 (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 采用楚国方言 ,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楚辞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 更适合表达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
B、 第六、第一 C、第十 、第四 D、第二十、第五 如今,我国家庭消费的“四大件”是( ) A、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B、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C、 DVD、手机、家用电脑、汽车 D、彩电、汽车、冰箱、家用电脑 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是在下列哪会议(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二、城镇化进程 什么是城镇化。 建国以来城镇化的历程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 探究活动二、 第二小组展示十二生肖的资料 • ( 1) 试将十二生肖分类,分别谈谈 它们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关系。 • ( 2) 通过十二生肖和“五谷”“六畜”的传说,分析我国 农业在古代先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并根据以上两组信息分析古代农业起源的基本特征 : •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但分工不彻底,双方具有互补性。 •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直接过渡 间接过渡 活动 2 再认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建设 ( 1)斯大林时期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建立起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到 20世纪 30年代中期,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重心:重工业 ( 2)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苏联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哪里。 为什么。 ( 【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