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3内容摘要:
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 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 ”“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 ——康有为 《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康有为 《 应诏统筹全局折 》 立宪政体“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但“行之在十年以后,则定之当在十年以前”,故采定政体,决行立宪,实维新开宗明义第一事,而不容稍缓者也”。 ——梁启超 《 立宪法议 》 维新派前后两种主张有什么不同。 前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后者主张有所缓和, 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转而主张尊崇君权, 主张“以君权变法”,实行开明君主制。 这是政治上的“倒退”吗。 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 是政治上的倒退。 主要是为换取光绪帝对变法的支持。 但他们缺乏政治经验,认为只要依靠光绪帝这个明君,就能变法,且能快变。 所以放弃了立宪的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与君主立宪比,确是一种倒退。 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立宪的呼声越来越高。 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有三大好处,坚定清政府立宪信心;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 1908年颁布 《 钦定宪法大纲 》 ,规定皇权至上。 1911年,清政府成立以奕 劻 为总理大臣的“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的骗局。岳麓版历史必修1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3
相关推荐
确立议会主权 君主立宪制建立 考考你 : 《 权利法案 》 吸收了 《 大宪章 》 的什么思想。 同时又有何创新发展。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①议会与王权的冲突 ②光荣革命 : 《 权利法案 》 1. 历史传统: 《 大宪章 》 的签署 议会召开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集体统治;法治;稳定发展 动动脑 : 有人说“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 ,你如何理解。 :
( 2) 主力: ( 3) 结果: ( 4) 影响: 二、辛亥革命 —— 过程篇 北京 湖北军政府 成立后, 湖南、 陕西、江西、 云南、上海、 浙江、贵州、 江苏、安徽、 广西、广东、 山东、四川 等 15省份宣布 独立。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 这些名目
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 的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片陶片,写下民主 妨碍者的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 加迪 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衣着体面的贵族来写,写了 谁也不知道 ,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特森。 他的名 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喧闹,很多人议论纷纷, 有的说: “ 他自以为自己在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 其实只是打退了几个敌人而已,就居功自傲。 他对国家大 事从不关心
折 》 的材料中可看出维新派开始的主张是什么。 在政治运动中,他们的主张有了什么变化。 二、晚清的宪政实践 —— 君主立宪制 • 维新变法 • 清政府的宪政举措 ( 1) 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 2) 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 3)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4) 1911年组成第一个内阁 清政府怎样理解宪政的。 • 中国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先行预备立宪
会,三权分立,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 康有为 《 应诏统筹全局折 》 材料反映了康有为变法的方式是什么。 与材料一 相比 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不再提开国会、设议院,转而主张尊崇君权 这种转变是政治上的倒退吗。 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
(3)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 典例 2】 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 “ 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C.希望两岸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