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4内容摘要:
折 》 的材料中可看出维新派开始的主张是什么。 在政治运动中,他们的主张有了什么变化。 二、晚清的宪政实践 —— 君主立宪制 • 维新变法 • 清政府的宪政举措 ( 1) 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 2) 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 3)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4) 1911年组成第一个内阁 清政府怎样理解宪政的。 • 中国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先行预备立宪,然后根据进步的迟速,再确定立宪。 预备立宪应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 • 他们钟情于日本的立宪政体,“大权归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主张通过清廷颁布的宪法,限制民众与社会团体的自由。 清政府理解的宪政是 加强君主制 的宪政,可称之为“钦定宪政” 三、民国初期的宪政努力 —— 民主共和制 • 《 中华民国临时。岳麓版历史必修1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4
相关推荐
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 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 ”“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
确立议会主权 君主立宪制建立 考考你 : 《 权利法案 》 吸收了 《 大宪章 》 的什么思想。 同时又有何创新发展。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①议会与王权的冲突 ②光荣革命 : 《 权利法案 》 1. 历史传统: 《 大宪章 》 的签署 议会召开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集体统治;法治;稳定发展 动动脑 : 有人说“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 ,你如何理解。 :
( 2) 主力: ( 3) 结果: ( 4) 影响: 二、辛亥革命 —— 过程篇 北京 湖北军政府 成立后, 湖南、 陕西、江西、 云南、上海、 浙江、贵州、 江苏、安徽、 广西、广东、 山东、四川 等 15省份宣布 独立。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 这些名目
会,三权分立,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 康有为 《 应诏统筹全局折 》 材料反映了康有为变法的方式是什么。 与材料一 相比 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不再提开国会、设议院,转而主张尊崇君权 这种转变是政治上的倒退吗。 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
(3)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 典例 2】 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说: “ 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表达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两岸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C.希望两岸实现 “
是形式上有所变化。 • 2. 特点: 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 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 负责治理民众 , 管理财政 、 司法 、狱讼和兵役。 • 3. 影响: 郡县制的实行 , 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 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 , 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