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内容摘要:

会,三权分立,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材料二: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 康有为 《 应诏统筹全局折 》 材料反映了康有为变法的方式是什么。 与材料一 相比 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不再提开国会、设议院,转而主张尊崇君权 这种转变是政治上的倒退吗。 康有为为什么这样做。 他们实践的结果如何。 材料一:“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适合)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国安得不强。 ”“ 立行宪法 , 大开国会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 ,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 康有为 《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 年行动比思想落后 问题 1:清政府是怎样走上宪政之路的。 ① 1905年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② 1906年 “ 预备仿行立宪 ” ③ 1908年 《 钦定宪法大纲 》 ④ 1911年 “ 皇族内阁 ” 清政府的宪政举措 问题 清政府实行宪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清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