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内容摘要:
制改革后的俄国,资本主义仍发展缓慢; ( 2) 政治上: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矛盾尖锐; ( 3) 导火线: 一战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 4) 根本原因: 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二月革命 • ( 1)时间: ________年 3月 • ( 2)结果:推翻了 沙皇罗曼诺夫王朝 ;出现了 (工兵代表苏维埃) 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利)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波旁王朝 C.都铎王朝 D.沙皇罗曼诺夫王朝 【 问题探究二。 看视频,答问题 】 请思考 ⑴视频中提到了近代俄国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⑵你了解这次重大历史事件么。 二、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 ( 1)列宁提出将将俄国革命从____________转变为 ____________的任务。 ( 2)口号。 ( 3)以 方式取得政权。 七月流血事件 结果: ⑴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⑵ 抛弃和平夺权幻想,准备开始武装斗争 ( 1) 1917年 11月 7日,十月革命爆发,在“ _________”号巡洋舰炮声的信号下,占领 ________。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取得胜利。 ( 2) ______等地起义相继成功。 作为二月革命后工农代表苏维埃的一名工人,他明确认识到,当前形势下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是因为他认真阅读了 : A.《 共产党宣言 》 B.《 和平法令 》 C.《 四月提纲 》 D.《 土地法令 》 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有一革命纪念物 “阿。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相关推荐
月 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 八国联军掠夺古天文台的仪器 八国联军烧毁的北京民居 坊市萧条,狐狸昼出,向之摩肩击毂者,如行墟墓间矣。 还有哪些列强侵华罪证。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巷战后的街道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被抢掠一空的翰林院藏书室, 明代 《 永乐大典 》 丧失殆尽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德军在颐和园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
一些条款。 凡尔赛和约 二十一条 2.《 九国公约 》 的签订 ( 1)签约:与会九国签订了 《 关于中国事件应 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 即 《 九国公约 》。 ( 2)内容 ① 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 土完整。 ②实际是奉行“ ”“机会 均等”的对华政策。 ( 3)影响 ① 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 在中国成为现实。 ②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 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
折点。 时间: 1914年 9月 兵力: 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 三十六万人 结果: 进入持久的阵地战和 消耗战。 德国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时间: 1916年 7月 11月 兵力: 153个师 伤亡: 一百三十余万人 结果:形势有利于协约国。 巴黎 索姆河 “凡尔登绞肉机” 战役名称 战况与战果 马恩河会战 () 兵力: 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 三十六万人 结果: 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格 200 卢布 材料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是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全部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 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由于当时纸币大幅度贬值,纸币不过是“彩色纸片”。 1921年 2月爆发的喀琅施塔得兵变,表明苏维埃俄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 最严重的事件是 ,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 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
国奴。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华、进而对亚太地区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1932年蒋介石写的 “ 攘外必先安内 ” 的手令 造成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是什么。 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对日不抵抗的政策。 1932年日军发动 一 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一二八事变中日本宪兵队在虹口一带查捕中国民众 一二八事变中日军炮轰上海市区 闸北宝山路一带被日军轰击成废墟 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率领下
部 封驳 合适 皇帝同意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皇城 宫城 太极宫 政事堂 •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 •凡被加以 特定官衔 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秦朝、西汉初期中央政府组织系统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诸卿 典领百官,无所不统。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皇 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内朝 外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