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明清对外贸易3内容摘要:
开辟了一条东向美洲的新航路,二是担任转运的是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殖民国家,三是中国的官方完全退出了横渡太平洋的远程贸易。 问题:太平洋丝绸之路与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过去 的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区别。 世界性贸易网络与白银帝国 在 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将近 48, 000吨白银,可能还通过马尼拉获得了 10, 000吨甚至更多的白银,另外还从亚洲大陆上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及中国自身获得一些白银。 这些加起来,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弗兰克 《 白银资本 》 三、从海禁到闭关 清初 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 1) 目的 :为了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 2) 内容 :颁布“迁海令” 规定山东以南沿海居民,分别 内迁 30~ 50里,商船民船一律 不准入海 ,实行严格海禁政策。 康熙中期 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 ( 1) 原因: 由于 局势 趋于稳定,特别是台湾 郑 氏政权 的归附,导致清政府下令取 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 ( 2) 内容: 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 (在今)设立 海关 ,允许外商 前来贸易。 ( 3) 意义: 这一时期的海外贸易不仅 活跃 了经 济,同时也为政府 增加 了税收。 乾隆时 实施闭关政策,只开广州一地通商 ( 1) 原因 • 英国 18世纪一位贤明的政治家、皇家大臣和杰出的外交家。 • 1792年被封为 马嘎尔尼 伯爵。 后作为英国特使派往中国。 • 1793年英国使团乘坐一艘六十门炮舰 “ 狮子 ” 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之后换小船入大沽,受到直隶总督的欢迎,并拜见了乾隆皇帝。 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 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 双方互赠礼物,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 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 中国回赠英国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美术品等。 马噶尔尼使团画师绘 马噶尔尼使团拜见大清皇帝乾隆 马嘎尔尼的使命 向皇帝寻求对英国利益的保护,在北京常驻外交大臣;划定供英国商人、国民居住的区域,并由英方行使刑事裁判权; 通过向皇帝及中国人展示英国的科技产品、枪支火炮战舰,改变他们对英国人的印象,提高英国地位; 取得相对于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贸易特权; 扩大通商口岸; 获取经济、技术情报,采集关于中国海岸线、城市布防、军事实力部署、地理位置等信息。 顺治初年,清政府延续了明代的海禁政策。 对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不许进入广州。 只准于澳。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明清对外贸易3
相关推荐
亡的原因是什么。 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当他大权独揽后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他和他的继承者是如何解决的。 他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何在。 秦朝中央集权 皇帝 御史大夫 (军事) (百官之长) (助理
方势力趋于均衡 的结果,在一段时间中形成了 比较稳定而有序的 状态。 ② 与先前的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较,鼎峙的局面毕竟 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有利 一些。 ③ 这一平衡不会永远维持 ,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足发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后的三国归晋即体现了这一趋势。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 —— 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至秦、汉,
从良渚升起的。 远古时期,中国少文化遗址分布的特点。 为什么上古时代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 除了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够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 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 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 而传说 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 在文字记载
云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贸 ,航海贸易诸蕃”,当时已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产“,成为 “闽南一大都会”。 • 在 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将近 48, 000吨 白银,可能还通过马尼拉获得了 10, 000吨 甚至更多的白银,另外还从亚洲大陆上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及中国自身获得一些白银。 这些加起来, 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
目瞪口呆了很久,尔后大声地说:“ 这就是活的天主啊。 ” 他命令臣子将画供奉内宫,烧香磕头。 皇帝由好奇而敬畏,也令众大臣肃然起敬。 一时间,皇宫王府官宅,处处悬挂天主和天主母像。 许多来访者,包括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们,无不跑到教堂看稀奇。 他们从来没有看过如此逼真的“菩萨”,那样的和蔼可亲、安详平静。 他们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弯下了腰,膝盖着地有声,纳头便拜。 传教特点 •
绘画, 器物。 利玛窦 与 徐光启 合译的 《 几何原本 》 从十六世纪利玛窦来华开始到十八世纪末,耶稣会士在传布宗教神学的同时,译介了相当数量有关天文、舆地、数学、物理、医学、植物学和动物学方面的著作。 有中文可考者,约计 370种左右,属科学者 120种左右。 ——侯外庐 《 中国思想通史 》 卷 4 •早期的西学东渐,为中国人打开了窥视西方的窗户,大开眼界。 当时( 16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