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1百日维新内容摘要:
国家的独立。 • (2)戊戌变法只是裁汰绿营 , 军队改用西法训练。 • (2020高考浙江卷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 , 严家弄又在乡下 ,像 “ 戊戌政变 ” 这样的大事 , 我们也不知道 ,可是皇帝和皇太后 “ 驾崩 ” 就不同了 , “ 地保 ”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 (注:严家弄 , 作者故居所在地 , 原为杭州城郊 ) • ——夏衍 《 懒寻旧梦录 》 •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 , 太危险了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 ……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 , 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 , 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 进步 ” ——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 , 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 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 ——(美 )马士 《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 • (1)材料一中 “ 这样的大事 , 我们也不知道 ”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 (2)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材料二中 “ 皇帝的方向 ” 是什么 , 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 “ 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 进步 ’”。 • 解析: 第 (1)问从戊戌变法的方式理解 , 维新派依靠光绪帝 ,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于顽固派的阻挠 , 地方官员大多阳奉阴违 , 拒不执行。 因此导致“ 这样的大事 , 我们也不知道 ”。 第 (2)问要理解光绪帝支持变法的目的是不甘做亡国之君 ,力图变法自强 , 摆脱民族危机 , 因此说方向是正确的。 而维新派不顾形势 , 仓促推动变法 ,并且急于求成 , 实行激进式改革 , 导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 使得变法昙花一现。 • 答案: (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 ,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 由此可见 , 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 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 (2)救亡图存 , 变法图强。 维新派缺乏经验 ,计划轻率 , 急于求成 , 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 结果适得其反。 • 1.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甲午战后 , 维新人士认为:教育 “ 不当仅及于士 , 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 ,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 • ——《 中华文明史 第四卷 》 • 材料二 天下积弱之本 , 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 ——梁启超 • 请回答: • (1)概括材料一 、 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 (2)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 (1)问要依据材料一 、 二内容归纳概括;第 (2)问回答百日维新的措施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一 、 二的主旨 , 有重点 、 有选择地作答 , “ 意义 ” 可从对当时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方面分析归纳。 • 答案: (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 • (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京师设立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 废除八股取士。 • 意义:培养了。人民版历史选修1百日维新
相关推荐
级性质的改革。 • 3. 评价 • (1)1861年改革废除了落后的农奴制度 ,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 、 国内市场和资金。 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 (2)1861年改革后 , 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 , 沙皇专制政权逐渐成为俄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 (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 , 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
上:消灭了反动的马木鲁克势力 , 结束了长期动乱 、 分裂割据的局面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奠定了埃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 (2)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兴办近代工业 , 使埃及的生产力得到解放 , 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也抵制了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渗透。 • (3)军事上:建立了强大的军队 , 维护了国家主权 , 客观上符合了人民的利益
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幕府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新兴地主、商人 农民、城市平民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结论: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 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 , 有利于平民阶层的稳定;发展工商及农业的措施 , 提高了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 (2)政治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 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 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但是 , 以土地收入多寡确定政治权利的规定 , 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 使得政权没有完全转入雅典人民手中。 • 3. 从地位看
束,进入明治天皇政府,进行顺因 历史潮流的改革。 改革政令: 1868年《五条誓文》强调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旧制度,学习西方; 公布《政体书》,整顿政府组织机构。 二、改革的举措 破除旧政治体制 ( 1)废藩置县 目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顺利的推行改革。 过程: 1869年剥夺各藩对土地的和人民的所有权,设立藩知事。 1871年废藩置县。 结果
898年 6月 11日颁布 《 定国是诏 》 宣布变法,因为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共 103天,又称 “ 百日维新 ”。 领域 主要内容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 鼓励发展工商业 改革科举 废除八股 建立新式军队 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