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1中兴埃及的改革内容摘要:
• 2. 如何认识阿里的政治改革。 • 提示: (1)形式上:在中央设立国务委员会 ,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 • (2)实质上:中央设立的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都由阿里亲自任免 , 实质上是维护专制集权。 • (3)目的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 巩固了阿里的统治。 • (4)客观效果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和割据局面 , 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 (2020曲师大附中期末考试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中 , 政治改革的影响有 ( ) • ① 消除了割据势力对政权的威胁 ②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 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④推动了埃及民主制度的发展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阿里政治改革主要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尽管他也仿效西欧 , 设立了国务会议 、 咨议会等机构 , 但这些机构都没有实权 , 因此 , 改革后的埃及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 • 答案: A • 1. 下图反映了阿里军事改革的什么特点。 • 答案: 反映了其军事改革主要采用了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 • 1. 穆罕默德 阿里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有何影响。 • 提示: (1)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 , 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 (2)为埃及培养了自己的科学家 、 艺术家 、 工程师等各类人才 , 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 2. 阿里改革是怎样向西方学习的。 • 提示: (1)工业方面: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 、设备 、 人才 , 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 • (2)政治方面:在中央设立国务委员会 , 相当于欧美国家的内阁 , 下设若干政府部门。 • (3)军事方面:派人到西欧学习军事技术 , 聘请外国教官 , 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 (4)文化教育方面: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发展教育。 • (5)外交方面:实行有限度的开放 , 加强与西方的交流。 • 3. [学习思考 ](教材 P74)阿里改革的法令为何得以顺利推行。 • 提示: 阿里结束了埃及四分五裂的割据状况 ,加强了中央集权 , 建立了一套以他为最高领导的行政机构。 • 4. [学习思考 ](教材 P74)穆罕默德 阿里为什么要培养本国的建设人才。 • 提示: 建设时期培养本国人才可以摆脱外国通过技术对埃及的控制 , 也可以带动本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 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 2. 阅读下列材料。人民版历史选修1中兴埃及的改革
相关推荐
的矛盾 措施 (1)孝文帝决心整顿吏治,下令官吏的任期不再固定为六年,而由官吏的政绩好坏决定 (2)对贪污帛一匹以上者以及 “ 枉法 ” 的官吏一律处死 (3)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 484年,孝文帝下令正式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作用 (1)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俸禄制的实行
898年 6月 11日颁布 《 定国是诏 》 宣布变法,因为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共 103天,又称 “ 百日维新 ”。 领域 主要内容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 鼓励发展工商业 改革科举 废除八股 建立新式军队 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束,进入明治天皇政府,进行顺因 历史潮流的改革。 改革政令: 1868年《五条誓文》强调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旧制度,学习西方; 公布《政体书》,整顿政府组织机构。 二、改革的举措 破除旧政治体制 ( 1)废藩置县 目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顺利的推行改革。 过程: 1869年剥夺各藩对土地的和人民的所有权,设立藩知事。 1871年废藩置县。 结果
费力 (去思考 ), 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 , 而不会随流于人欲。 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者 , 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固然不会做错。 只是他们首先需要分辨天理与人欲 , 然后才去行动。 第二则重点字词: 中人: 普通人 大段著力: 仔细用心 照管克制: 照应 、 克制 (自己的欲望 ) 以为: 作为 任: 使命 而今而后: 从今以后 免夫: 免于 (祸害 ) 【 翻译 】 第二则 假如是普通的人 ,
n237。 )鲋 (f249。 ) 重点字词梳理 • ① 顾 谓 从者曰 顾:回头看 • ②吾无以为 质 矣 质:对象,目标 ③ 漫 其鼻端 漫:污,弄脏 • 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 息 息:呼吸 • ⑤ 旦旦 而钓 旦旦:天天 • ⑥ 惮赫 千里 惮赫:威震 • ⑦离而 腊 之 腊:名词做动词,做成肉干 • ⑧ 期年 不得鱼 期年:一周年 (二)学生翻译复述 ,梳理三则内容 (教师指导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