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内容摘要:
、 火山等可以称为自然灾害吗。 【 例证 2】 关于农业社会灾情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抗灾能力极弱 B. 巨灾伤亡人口增多 , 财产损失巨大 C. 人口 、 财产密度低 D. 人员伤亡 , 财产有所损失 答案 D 【 练习 2】 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1960~ 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 时段 1960~1969年 1970~ 1979年 1980~1988年 1989~1998年 灾害事件(次数 )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元 ) 504 969 1 538 4 793 保险理赔(亿美元 ) 67 113 310 1 069 (1) 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这 种 特 点 产 生 的 原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这 种 趋 势 的 产 生 原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 , 能够反映出 , 在抗灾 、 防灾过程中 , 人们的 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自然灾害随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情况。 解答的关键是读懂表中的数据 , 能根据数据分析得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自然灾害事件增多 , 同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保险理赔数额也随之增多的结论 , 并据此分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 , 受灾体特征 、 灾情水平 、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 (灾强 )、 受灾体 、 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 (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 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 ②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 (或越来越重等 )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 , 自然灾害的灾情区别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 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 , 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 , 影响范围也在扩大 , 受灾体特征 、灾情状况 、 减灾能力也随之改变。 如下表所示: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财产密度低 经济有所发展,人口相对集中 人口、财产高度集中,资产密度大 减灾能力 抗灾能力极弱 抗灾能力不高 抗灾能力提高,灾后恢复加快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灾害种类 地震 、 滑坡 、 泥石流 地震 、 滑坡 、泥石流 、 旱涝 、病虫害 、 台风 、寒潮 、 风暴潮等 地震 、 滑坡 、 泥石流 、旱涝 、 病虫害 、 台风 、寒潮 、 风暴 潮 、 赤潮 、 海水入侵 等 灾情 人员伤亡 人员伤亡 , 财产损失 巨灾伤亡人口增多 , 普通灾害伤亡人口 减少 , 财产损失巨大 【 特别提醒 】 影响灾情大小的三个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与强度、减灾能力。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 (强度 )与灾情成正比,减灾能力与灾情成反比。 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在以上三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 如下所示: 一 、 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