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宣传资料内容摘要:

重性精神病宣传资料 2011 年河西办事处卫生院重性精神病宣传资料家属该如何协助重性精神病患者服药。 专科大夫对已经发展成为重性精神病(如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的患者,依靠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往往已不能使之缓解,此时药物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发作期重性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疾病性质,自己已很难做到正确服药,必须由家人协助完成。 下面就介绍一下家人在协助患者服药时的基本原则。 一、发作期患者一般都不承认自己有病(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 ) ,大多数不愿意服药。 对此,家属可找患者最信任的人来耐心劝说,劝说时注意不要说“你有精神病应服药”之类的话。 有些患者不听劝说,拒服一切药物,这时可把无味的(如利培酮、氯氮平、氟哌定醇等)药搅拌在饭菜里。 但是,这一方法不宜用于有“被害妄想”症状的患者,因为这样做一旦被患者发现,则会使其更加怀疑有人在饭菜里“放毒”而不肯进食。 若以上办法均无法让患者把药物服下时,则应请医生把药物改为肌注或静脉注射。 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患者一般就肯服药了。 二、恢复期要不断加强患者对坚持服药重要性的认识。 一般来说,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坚持服药 2。 很多患者出院后往往服一段时间的药就自行停药,其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正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痛”。 也有患者家属因为对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擅自同意患者停药,有的家属甚至反对患者继续服药,怕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多了脑子会变呆,把身体也吃坏了。 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恢复期药量往往只有急性治疗期的 1/3,只要能定期监测各身体指标,一般都问题不大。 三、有些患者因为服药后出现副作用而不愿服药,这时有必要予以解释:服药后出现的嗜睡、动作呆板、便秘、肥胖等是较轻微的副作用,不需治疗处理。 如出现头颈歪斜、坐立不安、四肢颤抖等副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或减少服药剂量后一般亦能缓解。 在恢复期维持治疗期间,家属一定要带患者定期到门诊检查,以便于医生根据病情调整药物,使药物作用恰到好处,副作用也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患者也乐于坚持服药。 四、一定要按医生嘱咐服药,不能自己随意增减或不规则服药。 突然停药可以出现药物戒断反应,而停药后突然服药又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而且容易发生意外。 五、要防止患者假服药,在给患者喂药时,应看着患者把药服下,方可离开。 必要时还要检查患者的口腔(舌下或牙缝),以防止患者将药藏起,储积后一次服用而自杀。 河西锦江卫生院 2011 年 2 月 15 日2011 年河西办事处卫生院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督导 康复指导根据市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辖区情况。 为搞好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督导,康复指导工作,现将此项工作安排如下:1、对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且在家居住的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疗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督导,康复指导。 2、必须收集各社区已确诊的精神病患者登记表,认真填写上报,并进行治疗督导,康复指导,河西卫生院2011 年 2 月 20 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