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3内容摘要:
状态、所受其他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支持力、绳子拉力都属于弹力 BD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假设法 几种常见的弹力 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 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 F = k x 弹性限度内 轻绳、轻杆、轻弹簧的区别 △ F = k △ x 沿绳 不一定沿杆 沿弹簧轴线 注意 :有多少个接触面就有可能有多少个弹力 A B O 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A F A f T2 G G N F T1 A A G N T f0 T N G f0 O1 O2 (O1为圆心 ,O2为重心 ) G N2 N1 N1 N2 G f P P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3
相关推荐
N f0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 2 .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 1)静止 F v G 练习 2 .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 2)向右匀速运动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f F N F v G N f 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练习 2 .如图所示,处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 3)向左运动 F v G N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 f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F v G
同一方向运动, A车的速度 vA= 4 m/s, B车的速度 vB= 10 m/s。 当 B车运动至 A车前方 7 m处时, B车以 a= 2 m/s2的加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则 A车追上 B车需要多长时间。 在 A车追上 B车之前,二者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总结: 解答追及,相遇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明确两物体的 位移关系 、 时间关系 、 速度关系
线 运动, 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 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 v- t图中 ,直线 a、 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 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 0~10 s B. 在 10 s~20 s C. 在 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 在 t=20 s 答案: BD 如果删除“ t= 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应用物理图象的优越性: (1)利用图象解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更清晰,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解析法可能无能为力,用图象法却能使你豁然开朗. (2)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从物理图象中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出物理过程的动态特征.当然不是所有的物理过程都可以用物理图象进行描述. (3)利用图象分析物理实验.运用图象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速率 速率 矢量 标量 物理意义。 加速度: a、 v、 Δ v的区别 定义式: 矢量性: V— t图像中求 a 二、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物理量 三、二种运动图像 位移 —— 时间图像 速度 —— 时间图像 三、二种运
①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什么 ? ②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理想模型 ③ 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有何关系 ? ④ 匀速直线运动的 xt、 vt图象 二、要点分析 、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 ① 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 ② 如何理解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之间的区别 ? ③ 三者之间的方向关系如何 ? ④ 如何理解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 ? ⑤ 如何从 vt图象中理解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