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3内容摘要:
分解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 有 Fx=ma(沿加速度方向 ) Fy=0(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 Fx=max Fy=may 正交分解是最基本的方法 . 例 4:如图所示 ,斜面倾角为 370,当斜面沿水平面以 9m/s2加速度运动时 ,置于斜面上的质量为 2kg的木块刚好不上滑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N? a 答案 : 六、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 2)以知运动求力 ( 1)以知力求运动 已知物体的全部受力,求出加速度;再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再运 用牛顿定律推断或求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 a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第一类问题 受力情况 加速度 a 另一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如图所示.地面上放一 m= 40kg的木箱,用大小为 10 N与水平方向夹角 300的力推木箱,木箱恰好匀速运动,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 300角斜向上拉木箱, 30s可使木箱前进多少米。 ( g取 10m/s2) μ= Fcos300/( mg+Fsin300) =0。 02 a=[ Fcos300- μ( mg-Fsin300) ]/m=0. 019 m/ s2 s=189。 at2= 8。 6m。人教版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3
相关推荐
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 直线上运动。 笛卡儿观点: 笛卡儿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 物体 总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 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内容: 理解: (惯性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 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
式的人物,被恩格斯称为“最博学的人”,西方文化的奠基人。 除了亚里士多德的巨大威望,他的观点又与人们许多生活经验一致。 当时人们普遍接受这样的基本观点,即天上的运动应该是完美的匀速圆 周运动,地上的物体都应该是静止的。 即使现在,学生在对某运动物体受力分析时还是下意识的认为运动方向上一定有力的作用。 ) 直到三百多年前,伽利略提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质量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设计 •方案 1:小车后面连接一纸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根据所打的点计算小车的加速度,然后再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方案 2: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知:
包括数学 )得出推论 . 请按科学研究过程的顺序将基本要素填入下图 (只填序号 ). • 答案: •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 (2)含义: ①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 • ②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 ③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 特别提醒: •
( ) 图 1 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身体倒向车前进的方向,说明此时车突然减速.因为当车突然减速时,脚随车减速了,但身体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会向前倒. 答案 C 四、运动和惯性 典例 4 如图 2 所示 , 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行驶的封闭的车厢中 ,
例 2: 已知合力正东方向 10N,其中一个分力正南 8N,求另一个分力。 例 3: 例如要你把一个向正东的 10N 的力分成 6N和 8N; 3N和 7N; 3N和 5N。 例 4: 已知合力正东方向 10N,要求分解后 一个分力沿东偏南 37度,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8N; 一个分力沿东偏南 37度,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6N; 一个分力沿东偏南 37度,另一个分力大小为 5N。 例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