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4内容摘要:
( 1)填表: (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 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 v2=___________(以 d d2及相邻计数 点 间时间 T来表示 )代入得 v2=_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 /cm 图 212 【 解析 】 (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纸带上各计数点的距离时,尽量一次性测量完毕,注意到最小精确度为毫米,读数时要估读到毫米后一位,即 d1= cm, d2= cm, d3= cm。 ( 2)计数点“ 2”的瞬时速度 v2可用计数点“ 1”和“ 3”间的平均速度来代替。 即 v2=(d2d1)/2T,代入数据得 v2= m/s。 v2=(d2d1)/2T 【 评析 】 (1)用 mm刻度尺测量各计数点到计数点 O的距离时,要注意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当以 mm为单位时,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本题以 cm为单位,读数要保留到小数点后第 2位。 ( 2)密切注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在本题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故 T=5 s= s。 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 213所示。 已知频闪周期 T= s,小球相邻位置的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 OA = cm, AB= cm, BC= cm, CD= cm, DE= cm, EF = cm小球在位置 A 时的速度大小 vA=______ 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_______m/s2。 1 图 213 作出速度 — 时间图象:以速度 v为纵轴,时间 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将这些点连成一条直线,连。人教版必修一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4
相关推荐
相等。 3. 注意计时点和计数点的区别 4. 先 启动计时器 后 放开纸带, 随后 关闭电源 学生试验: • ( 演示试验 ) • 进行试验 处理数据 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得到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描点连线作图 0 t/s v/() 问题 图线的特点。 小车的运动规律。 如何求加速度。 △ t △ v 如果这些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怎么办。 用计算机绘制 vt 图象
形的面积之和就能十分准确地代表物体的位移. 学生 D 回答:用梯形OABC 的面积表示. 学生 E 回答:也能用梯形的面积表示.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推导此公式,其余同学在下面推导. 推导过程: tx )(21 0 tat )(21 00 20 21att 在渗透极限思想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问题时要具有循序渐进的科学思维品质。
线运动规律: 3. 位移与速度关系 …… 2. 位移公式 …………… 1. 速度公式 …………… atvv 020 21 attvx axvv 2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3. 位移与速度关系 …… 4. 平均速度 …………… 2. 位移公式 …………… 1. 速度公式 …………… atvv 020 21 attvx txvvv )(210axvv 2202
来记录以上测量值。 实验过程 0 6 测量项目 次数 n t/s s/m v/(ms 1) 1 2 6 9 9 t= X n 测量过程的读数方法 实验过程 1 2 0 1 2 0 3 4 5 D E F ∆X 位置编号 ∆t/s ∆X/m v/(ms 1) 1 2 3 4 5 实验过程 1 2 0 1 2 0 3 4 5 D E F ∆X 位置编号 t/s v/(ms 1) 1 2 3 4 5
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 ,位移的 大小 才等于路程 • :物理学中,既有 大小 又有 方向 的量叫矢 量。 只有 大小 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 : • ,而标量无方向 • ,必须有 大小、方向 两 • 个方面 • 、方向都相同时,两个矢量才 • 相同 三、标量、矢量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 A出发 ,向北走了 40 m, 到达 C点 , 然后又向东走了 30m, 到达 B点。
们就可以将其忽略,把物体看成一个点,一个有质点的点。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一个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分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没大小形状,但有质量。 初中阶段接触的理想模型有:光滑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轻质弹簧„„ 能否将物体看成一个质点的条件: ( 1):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各部分的运动差异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 ( 2)一般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