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5逍遥游4内容摘要:

掉功名利禄之心,  不汲汲追逐外物。 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  褒贬任人。 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 不受外物的束缚,  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  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庄子“逍遥观”的消极或者积极的问题。  从庄子的褒贬来看吧。  如果说庄子的“逍遥观”就是无为,就是顺应自然,那么为何作者对鲲鹏做了大量浪漫奇丽的描写,而对于蜩与学鸠,对于斥鴳,都是毫无保留的否定。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由此可以想象鲲是多么巨大的鱼啊。 汪洋大海在他眼中,恐怕也只是像游泳池一般吧。 尔雅解释:「鲲,鱼子也。 」小鱼能长到几千里长,是非常不容易的。 可是,鲲并不以此自满,他「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鲲不管长到如何巨大,仍只能游在海中,是平面的动物,过的仍是有涯、有畔、有限的北冥生活。 直到他化而为鹏,才能脱离海的范围,上下四方,任其游走。 由小而大,只是生命的成长;由大而化,是境界的提升。 鲲虽大,但不以此自满,他化为鹏,向另一个更高远的目标「南冥」飞去。 人也如此。 矮小者安于矮小,貌丑者不以貌丑为恶,这也算是一种逍遥。 由于矮及丑是形体所限,不是人力可以改造的,能自适自安是无可厚非。 但是,这并不是逍遥的真意。 如果智浅者安于智浅,德浅者安于德浅,由于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