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内容摘要:
第三世界国家的要求。 2)事件: 1971年 26届联合国大会 3)意义:中国外交重大胜利 中美关系正常化 二、开创外交新局面 •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 进程: • 1972年美总统尼克松访华 , 《 中美联合公报 》 ; • 1978年 《 中美建交公报 》。 1979年,正式建交。 • 意义: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日建交 二、开创外交新局面 • 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促进。 • 进程: • 1。人教版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相关推荐
正具有以“ 乐 ” 衬 “ 哀 ” 的强烈效果。 长路漫浩浩。 还顾望旧乡, 回头望望远处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无边无际。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 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这两句里 “还顾”“漫浩浩” 两词运用巧妙
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积极 消极 政治上: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 造成皇帝个人专断,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展; 造成官僚机构膨胀 ,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 封建社会后期
治协商制度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基本原则 重难突破 18 •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 –历史原因: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许多优越性: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重难突破 19
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B 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 ) 保加利亚( ) 罗马尼亚( ) 匈牙利( ) 朝鲜( ) 捷克斯洛伐克( ) 波兰( ) 蒙古( ) 民主德国( ) 阿尔巴尼亚( ) 越南( ) 印度( )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 非 社会主义国家 瑞典( ) ——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 )
善于妥协的工商文明传统 城邦体制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自然条件: ——多山 多岛 环海 经济条件: 文化因素: 政治前提: ——商品经济 地中海 雅典 ——吸收亚非文明 ——城邦体制 伊阿宋的一天 情景模拟 问题一: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 , 严重影响伊阿宋干活赚钱 , 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这是为什么。 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有津贴制度保证 问题二:两人到了公民大会会场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