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内容摘要:
6 7 8。人教版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相关推荐
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 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 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会有一天,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 阅读案例”公产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 从计算的结果看: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 个人利益
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方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
( 1)大量物种遭受灭绝的威胁。 世界鸟类区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上的 9000多种鸟类中,约 1000种(占 11%)不同程度地受到灭绝的威胁。 而 1978年才只有 290种鸟类受到威胁。 ( 2)生态系统的大量退化和瓦解。 热带雨林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7%,估计世界上50%的物种分布在其中。 热带雨林的年平均消失速度为1%(约 1217万公顷)。 由此将造成每年有 %的物种消失。
入流营养物增多,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使湿地失去应有的各种效用; 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湖沼缩小、变浅,直至干涸; 了解 “案例 2 洞庭湖和青海湖的变化” 湖泊减少 原因 : 过度灌溉和围湖造田 后果 : 湖水矿化度增加(各种盐分增多),使水质变劣。 思考。 湖泊干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调整。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阅读材料 ,对于三江平原的开垦利用,你认为有什么影响。 思考: ,从湿地生态意义的角度,带来什么影响。 中国湿地现状 特点: 类型多、绝对数量大、 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藏牦牛 红树林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 1)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
使用 的那些产品。 直接价值又分为产品用于 自用的消耗性使用价值和产品用于市场销售的生产使用价值。 间接价值 是指 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作用和生态系统服务。 间接价值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 , 也即为人类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 直接价值 产品如薪炭 、 饲料 、 野味等 并不出现在市场上的产品价值。 居住在当地的人们常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生物资源来维持生计 , 这些物品的价值并不反映在国民经济的总收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