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防灾与减灾1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第 (1)题,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教材中的基础内容。 第 (2)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既不能够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 第 (3)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河道出现间断和大面积的滑坡等。 第 (4)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实况监测,并且在灾后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 答案 】 (1)A (2)BC (3)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4)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3S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RS用于提供大量实时、动态、快速、廉价的地理信息, GPS用于空间数据快速定位,为遥感数据提供空间坐标,并对遥感数据进行校正和检验。 GIS用于对空间数据进行存贮、管理、查询、分析和可视化。 由于三者功能上存在互补性,三者接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以为地质灾害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广网北京 2020年 2月 6日消息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民政部 2020年全国救灾减灾工作会议上获悉, 2020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因灾死亡和失踪88 928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13 547亿元,灾害损失超过常年,救灾难度为建国以来之最。 材料二 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 (1)材料一中未体现出的。人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防灾与减灾1
相关推荐
震后自救与互救 • 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 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 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 ——最重要的一点。 阅读 • 震后互救的应遵循的原则 ① 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③ )先救“生”,后救“人”; 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
中国的水问题 • 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浑 悲愤 • 土地 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 • 耕地 是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它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耕地日渐减少 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 1.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地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目前人类已经面临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供求矛盾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非上策;伏而等定 (适当位置 );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头部、眼睛;掩住口鼻;避开死亡线 …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震后应如何自救与互救。 : 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 ,捂住口鼻: ,寻找水及充饥物品: : 最重要的一点 ……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北京宏志中学地理组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怎么做防洪准备。 防洪准备 关
(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 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震级与烈度 【教师讲解】 ( 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 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 5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7
” 生活习性:群居群迁 东亚飞蝗 亚洲飞蝗 西藏飞蝗 图例 飞蝗的分布 : 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旱灾与蝗灾经常链性发生,在干旱少雨年份,河湖水位降低,退水区域特别适宜雌蝗产卵,使得蝗虫数量激增。 若前期干旱少雨,利于雌蝗产卵,而后期多雨又利于蝗虫幼虫成长,蝗灾就会爆发。 ( 先旱后涝, 蚂蚱成片 ) “昨日夜间,偶见一物,其毛灰,其腿短,其齿利,其嘴尖,其尾长,其骨软;蹲在地上,抱爪妙算;爬柱上墙
流域的中下游,这里 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 ,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水土流失 状况, 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 ,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风暴潮灾害 我国最严重的海 洋灾害 一般影响范围 严重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