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2内容摘要:
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二: “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 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② 方法论: 主张要通过 ‘‘ 格物致知 ” 的方法 ,把握‘‘ 理 ”。 材料一: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 《 二程遗书 》 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 《 朱子语类 》 观点:格物致知 释义:格,推究;致,求得。 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具体说:接触 …… ,体验 …… ,明 “ 理 ”。 ③ 道德观: 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 ,要 “ 存天理,灭人欲 ”才能达到圣贤之道。 材料二: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一: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 ?”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 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 二程遗书 》 ① 南宋灭亡 ,理学北传 ② 元朝曾将 四书章句集注 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③ 明初 ,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思考 :程朱理学为什么会被官方确立为统治思想 ? 因为程朱理学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统秩序的需要 ! (二) .陆王心学 ① 南宋时 ,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烦琐方式表示不满 ! ② 明中期 ,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九渊: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王阳明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名守仁 ,号阳明,字伯安, ,浙江余姚人因筑室读书于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 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王守仁名言: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 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 王守仁回答: “ 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人教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2
相关推荐
迅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积极 实质: 理学是 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比较二程、朱熹、王阳明观点的异同。 程朱
(1)浪漫主义: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 19世纪的文学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 “ 自由、平等、博爱 ”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文学潮流
外部条件 政治保证 战略步骤 党的领导 依靠力量 祖国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 和平与发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步走战略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一国两制 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理论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
2)学思之窗: ( 3)学生分析讨论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参考 37页) ( 4)教师总结:加速了西欧各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形态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飞跃。 西欧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从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问题 利用资料分析探究, 16~ 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 用
洋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 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洋务运动的结局说明只学“西用”不学“西体” 是不是自强的道路。 三、维新变法思想 早期的维新思想 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实践 维新思想的影响 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人物 背景 主张 评价 阅读教材回答: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 背景。 代表人物。 主张。 局限。 三、维新变法思想 ① 洋务运动的开展
响 蒸汽时代 机器大工业 ,英法美成为工业国家 交通运输工具动力,加强联系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电动机 输变电技术 机器普及-电气时代 改变社会结构和世界面貌,垄断产生 改变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探究 1: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 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