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内容摘要:

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 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他们把儒家 传统的 “ 天人合一 ” 用 “ 天人一理 ” 的形式来 表达,中国上古哲学中 “ 天 ” 的具象地位, 开始被抽象的 “ 理 ” 所代替。 二、程朱理学 : 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 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 程颢 ( 10321085)、 程颐 ( 1033 1107)兄弟二人。 朱熹 ( 1130 1200),南宋著名 思想家。 宋代理学 集大成者。 二、程朱理学 : : 二、程朱理学 : 二程的理学观点(北宋): 二、程朱理学 : 二程的理学观点(北宋): ★ “ 天理 ”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 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二、程朱理学 : 二程的理学观点(北宋): ★ “ 天理 ”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 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 “ 天理 ” 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即天理 二、程朱理学 : 二程的理学观点(北宋): ★ “ 天理 ”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 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 用 “ 格物致知 ” 的方法来把握 “ 理 ” ★ “ 天理 ” 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即天理 二、程朱理学 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 : 二、程朱理学 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 ★ 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系 : 二、程朱理学 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 ★ 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系 “ 存天理,灭人欲 ” : 二、程朱理学 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 ★ 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系 ★ 对 “ 格物致知 ” 的深化: “ 物 ” 的概念 “ 存天理,灭人欲 ” : 二、程朱理学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 ( 1827)欧阳厚均重刻。 忠孝廉节碑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 ① “ 理 ” 是世界的本原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 ① “ 理 ” 是世界的本原 ② “ 存天理,灭人欲 ”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 ① “ 理 ” 是世界的本原 ③ 通过 “ 格物致知 ” 的方法把握 “ 理 ” ② “ 存天理,灭人欲 ”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 : 二、程朱理学 : ◇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二、程朱理学 : ◇ 朱熹编著 《 四书章句集注 》 ,成为后世科举 依据的教科书 ◇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二、程朱理学 : ◇ 朱熹编著 《 四书章句集注 》 ,成为后世科举 依据的教科书 ◇ 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 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二、程朱理学 : ◇ 朱熹编著 《 四书章句集注 》 ,成为后世科举 依据的教科书 ◇ 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 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学术思想影响海外 二、程朱理学 陆九渊 (11391192),号 象山先生,字子静。 南宋著 名哲学家、教育家。 与当时 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