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1论语学而篇第一内容摘要:

1】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 不亦君子乎。 ” 【 注释 】① 子: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有道 德修养的人,尊称为“子”。 这里是尊称孔子。 ②说( yu232。 月):同“悦”,高兴,喜悦。 ③愠( y249。 n运):怨恨,恼。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 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 12】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 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 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④。 ① 有子:鲁国人,姓有,名若,字子有。 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 小三十三岁,生于公元前518年,卒年不详。 另说,比孔子 小十三岁。 后世,有若的弟子也尊称有若为“子”,故称“有子”。 ②弟( t236。 替):同“悌”。 弟弟善事兄长,称“悌”。 ③鲜( xiǎn显):少。 ④与:同“欤”。 语气词。 译 】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 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 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要 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 . 则就产 生了。 所谓‘孝’‘悌’,可为‘仁’的根本吧。 ” 【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 【 注释 】① 令色:面色和善。 这里指以恭维的态度讨好别人。 【 今译 】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 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 14】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 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③。 ” 【 注释 】① 曾( zēng增)子:姓曾,名参( shēn身), 字子舆。 曾皙之子。 鲁国南武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 附近)人。 孔子的弟子。 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生于公 元前505年,卒于公元前435年。 其弟子也尊称 曾参为“子”。 ②省( xǐng醒):检查反省自己。 ③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 孔子教学,有“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今译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 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 和朋友交往,是否真 诚讲信用呢。 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 【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节用而 爱人,使民以时。 ” 【 注释 】① 道:同“导”。 领导,治理。 乘( sh232。 ng胜):古代称四匹马 . 的一辆车为“一乘”。 古代军队使用兵车,每辆兵车用四匹马 . ,车上有身 着盔甲的士兵三人,车下跟随有步兵七十二人,另有 相应的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因此,所谓“一乘”的实际 兵力就是一百人,并非单指四匹马 . 一辆车。 按规定, “八百家出车一乘”。 古代衡量一个诸侯国的大小强弱, 就是看它拥有多少兵车,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尊”。 【 今译 】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又严守信 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 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 【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①,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 【 注释 】① 出:外出,出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