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内容摘要: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 如大气污染 、水污染 、 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城乡环境问题差异 主要表现 具体表现 典型案例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土壤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生态破坏 森林锐减,森林环境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温室效应 物种灭绝 臭氧空洞 土壤盐碱化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 试举例说明 • 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如建造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牧、合理排放废弃物等。 • 2、恶性循环方向发展:黄河浩荡向东方,奔流万里长。 有位外国人说过这么一句让国人十分震惊的话:“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平均每年泥沙流量高达 16亿吨,这已不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我们如果再不警醒,总有一天,黄河的报复将如决堤之水奔腾而来,把千百年来的恩怨一泻而尽,把无尽的灾难交给人类 ! 中国自然生态七大失衡 • 据 《 服务导报 》 报道,农业经济学家郭书田说,中国自然生态失衡有 7大“赤字”: • 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 风蚀、水蚀达 3 80万平方公里,占国全面积的 1/ 3。 • 北方沙漠化面积 16 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7%。 每年新增 2460平方公里。 • 南方石漠化面积 46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2020多亩。 • 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每年新增面积 2020多万亩。 • 工业三废污染局部改善,总体恶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酸雨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 由 80年代末的 15%上升致到目前的 4 0%以上。 • 水资源浪费,约 7 0%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4 0%。 • 耕地每年净流失 3000多万亩。 • 他说,生态“赤字”比财政赤字更可怕。 资料 P32图册 • 中国的生态破坏 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 物质能量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生态破坏。中图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关推荐
的边缘 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曲折 建港口、旅游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由砾石、沙子堆积而成 海滨浴场 台湾西侧海岸 平原河流携带的淤泥沉积而成 堆积物颗粒较细海岸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 滩涂养殖 、 晒盐场 珠三角海岸 堆积物颗粒较粗,海滩宽阔平坦 红树林 类型 成因 特点 利用 典型 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生物海岸 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 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 地势险峻
,高出深海平原约 500 米。 岛弧陆侧为弧后盆地(也称边缘盆地),水深浅于大洋 盆地,与相邻的岛弧和海沟组成统一的沟 弧 盆体系。 另有些大陆边缘地形复杂,为交替出现的盆地和岭脊,称大陆边缘 地,如南加利福尼亚岸 外。 陆架以外水深较大的台阶,称边缘海台,如美国东南岸外的布莱克海台。 大洋盆地 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它的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 海沟
城市形成初期某些早期功能区的延续发展 东京高级住宅区; 北京故宫 经济因素 在城市地租差别作用下通过各种功能活动的选择,推动功能分区发展 城市中心地地租昂贵,多为高档金融、政府机关和高级商场; 城市外围地价较低,为中低档商店、住宅和工业分布区 社会因素 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居住区和活动区 美欧各地唐人街; 纽约黑人区; 我国北方城市的回民聚居区 行政因素
口住宅区的分布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为地级市的东莞就直辖 4个街道和 28个镇,中间未设区。 这种行政区划在全国仅有东莞、中山、三亚这三座城市采用。 探究:东莞城市用地有可能如何变化。 行政因素的影响 探究:东莞城市用地变化的原因是。 交通线 1号地 2号地 3号地 面积比 : : : : 1:2:3 探究: 三块土地的起拍价有何不同 ? 地租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土地拍卖 区位 通达度
: 甘蔗的生长习性是生长期较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古巴气候湿热(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土壤肥沃,适合甘蔗生长。 (气候条件) 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无霜期长;且昼夜温差大,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长十分有利。 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产状况良好。 (光热充足、水源) 返回 地形影响的实例 返回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