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1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2内容摘要:
下表可以看出,修建同等级的普通铁路,在山岳地区的工程量 (包括土石方、桥梁与隧道总长度等 )和造价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区高许多。 由此可以看出,在山岳地区应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 答案 】 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交通干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 在此修建公路比铁路不仅难度较小,而且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所以,在山岳地区应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2.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 9% 铁路 3% (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交通运输 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以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看,在 a、 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a处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 (1)(2)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影响比较大。 (3)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对于山区陡坡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 (4)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经过尽量多的居民点。 【 答案 】 (1)方式 线路 (2)公路 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3)不合理 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成 “ 之 ”字形弯曲 (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1.我国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 北方 南方 西部 住宅形式 多平房 住宅有院落 房屋多斜顶,没有院落,房前屋后都是农田或菜地 多帐幕式住宅 规模和 密度 多为大型聚落、密度较小 多以中小型聚落为主,密度最大 多为小型聚落,密度最小 聚落形态 多团状聚落 团状聚落和带状聚落各占一定比例 多散居、流动性村落 农业生产 以杂粮、棉、麦等旱作作物为主 以水田为主 灌溉农业、草场牧业以及高寒农牧业 [方法 ] 示意图法记忆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聚落的差异 地区 地形 规模 分布 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平坦广阔 一般较大 多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聚居的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地形复杂 一般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聚居的人口较少 [方法 ] 示意图法记忆山区和平原地区村落的差异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平原地形 【 说明 】 a.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 世界 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海拔 200米以下的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 b.在我国北方地势平坦、相对开阔的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 (2)山区地形 【 说明 】。中图版地理必修1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2
相关推荐
5 . 10000吨大米 武汉 — 上海 根据表格内各种货物的运输要求,选择相应的交通运输方式。 图为三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运距的相关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直线 3依次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判断: a. 在 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 B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c . 2代表的运输方式在 _________区间运费最省。 五纵 京哈线 京广线
: 甘蔗的生长习性是生长期较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古巴气候湿热(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土壤肥沃,适合甘蔗生长。 (气候条件) 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无霜期长;且昼夜温差大,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长十分有利。 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产状况良好。 (光热充足、水源) 返回 地形影响的实例 返回 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赶往
口住宅区的分布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为地级市的东莞就直辖 4个街道和 28个镇,中间未设区。 这种行政区划在全国仅有东莞、中山、三亚这三座城市采用。 探究:东莞城市用地有可能如何变化。 行政因素的影响 探究:东莞城市用地变化的原因是。 交通线 1号地 2号地 3号地 面积比 : : : : 1:2:3 探究: 三块土地的起拍价有何不同 ? 地租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土地拍卖 区位 通达度
有痒痛感 .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 . 探索 大气污染是怎样形成的。 有什么危害。 酸 雨 视 频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有什么危害。 怎样才能防治。 世界上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与酸雨 ( 1)大气污染成因: 2. 酸雨 ( 1)酸雨成因: 燃煤、汽车等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 2)大气污染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 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远不会满溢。 • 问题:为什么滔滔江水汇入大海,大海的水位不见上升呢。 • 材料二 • 海洋每年向陆地输送约 45000立方千米的水汽,凝结降落后,再以河川径流的形式返回海洋。 • 材料三 • 水在相变的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 16亿吨。 90%的泥沙来自黄河中游黄土高原。 • 材料四 • 黄土高原受流水侵蚀变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课外拓展 一:讨论
气温随高度递增;大气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晴气朗。 气温随高度递减;上冷下热,空气对流剧烈,也称高空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上升很快,空气稀薄,以氧原子为主,吸收超短波辐射而增温。 热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外层,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度的层次。 该空间的大气处于电离状态,所以叫电离层。 它能够反射无线电波,利于通讯。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大气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