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版高一上1-b匀速直线运动图像10内容摘要:
5 0 A B 练习:读出图中 A、 B两点的位移和时间 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练习:请画出龟兔赛跑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的 s – t 图像 s t 0 图中,红色表示乌龟、蓝色表示兔子。 思考:图中两条线相交表示什么。 表示相遇 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作业: 、 练习册上 6页 5题; 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问题: 描述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 速度( 1)定义;( 2)物理意义。 匀速直线运动的 s— t图像( 1)形状; ( 2)斜率;( 3)交点; 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以 速度为纵坐标 、 时间为横坐标 ,依据不同时刻 的速度在图上描点得到的图线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 度 时间图像。 五、 匀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 时间 图像: 第一章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练习:画出下列情况的 v – t 图像 小车以 5m/s的速度沿着直线运动 10秒。 v( m/s) t( s) 0 5 10 第一。上科版高一上1-b匀速直线运动图像10
相关推荐
一定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吗。 或者 一定和末速度方向相同吗。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 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 相反呢。 vat△ v0时, a 0 △ v0时, a 0 初速度m/s 末速度 m/s 时间 s 速度变化量 m/s 2 5 3 3 5 2 3 3 5 8 3 3 5 2 7 加速度m/s2 1 1 1 2 加速度与速度 ⑴ 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速度的大小、方向没有
例 1. 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坡路下行,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 1米,第二秒内的位移是 3米,第三秒内的位移是 5米,第四秒内的位移是 7米,求最初两秒内,最后两秒内以及全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米 /秒 6米 /秒 4米 /秒 能求出他最后到达坡地时的速度吗。 三、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 时刻 或某一 位置 的速度,也称 即时速度。 它
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是 “ 数字化信息系统 ”。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实验,叫做 DIS实验。 • 可用于测量许多物理量,比如距离、位移、速度、力、电流、温度等。 DIS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计算机 数据采集器 传感器 DIS的主要器件 ( 1)传感器:可以测量各种物理量,并将物理量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 位移传感器 磁传感器
移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x=vt 应用 : 求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读出任一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 读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两运动物体的快慢 x o t 讨论: 1〕 图像中纵、横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 图线的斜率代表什么。 (同学们动手画图像)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 读出任一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 x/m t/s o 2 4 10 A B
推广:负实数ii 2)1( 2 解:iii 112 和的平方根为__ _ _ _ __ _ _ _ _1 的平方根是、实数 kii 43)2(412)(、求下列复数的平方根0||000kikkkk讲解新课 复数的立方根 立方根是的,则称若复数满足 21231 zzzz 复数的平方根 的立方根都是求证、设例 11,2 3212 2 i)2
标的差值越来越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因此两物体在 10 s时相距最远,在 25 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 .故 B、 C、 D正确 . 【规律方法】 位移 — 时间( st)图象的运用技巧 位移 — 时间( st)图象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技巧如下: ( 1)正确分析物理图象的前提是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