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高二上8-a静电现象元电荷3内容摘要:
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同种性质的电荷,在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现象,这种起电方式叫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在物体中的重新分布。 (1)感应起电机。 (2)超高压电源。 (3)范德格。上教版高二上8-a静电现象元电荷3
相关推荐
称电量。 单位:库仑 C 元电荷 :自然界中的最小的电量。 用 e表示 e= 1019C ※ 一切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电荷守恒定律 :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产
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 .静电的产生 摩擦起电 A 原因 : 物体 对电子束缚能力 不同 B本质:电子得失 C 带电特点:带等量异种电荷。 正电、负电 对电子束缚能力由弱到强顺序:玻璃、尼龙、羊毛、丝绸、棉花、纸张、硬橡胶、晴纶、聚乙烯。 2 、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猜 想 : 与带电体的 电量 有关 与带电体之间的 距离 有关 与带电体自身的 大小及形状 有关 与带电体所处的空间物质即 介质 有关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2rQqkF 库仑扭称 限定: 真空中 点 电 荷 (理想模型) 忽略带电体的大小 L 》 R 类比 : 万有引力定律 2rMmGF 常量: 库 仑 定 律 2rQqkF 公式: 229
剧翻滚,互相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到一定程度产生闪电。 电荷守恒定律: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大量事实表明,电荷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 一个不带电的导体跟一个带电的导体接触后分开,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法。 分析 : B球不带电 ,原因是 B球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电荷量一样 ,不显电性 . B球与 A球接触
建南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为 1400~ 2200h,辐射量在 419 104~502 104kJ/ cm2。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部分地区。 五类地区 全年日照时数约 1000~ 1400h,辐射量在 335 104~419 104kJ/ cm2。 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广东的其余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是我国太
然保持不变(守恒),但是能量可被利用的价值却越来越小,或者说能量的品质 在逐步降级。 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 三、能源 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 柴薪时期 , 煤炭时期 , 石油时期。 能源: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 四、能源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