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3内容摘要:

即他们以济世治国为理想追求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政治态度。 这是比较分析的前提。 有哪些三大不同。  孔子 孟子 态度 轻松 紧张 性善性恶 性恶来自先天 性善如水就下 对“礼” 非常重视 不甚重视  对“礼”的态度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  孔子  生活在春秋时代末期  封建制度没完全败坏  诸侯征伐仍以道德名义  战争是贵族竞技式 , 有“礼”的公认原则  孟子  战国前中期  七雄以准备长期厮杀  军事动员,全民皆兵  战争方式,杀人盈野,草菅人命  毁灭式 彻底清除敌方 探究学习 “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 ?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感情和思想 ? “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出自 《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 ,原文大意是: 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和鲁国的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 33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 杀他们罢,人太多;不杀罢,又太可恨,怎么办好呢 ?”孟子答道:“当灾荒年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而您的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官吏们也不把这种严重情况报告给您,他们不关心人民疾苦,现在老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 !” 这段话,一方面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认为为政需以身作则,要爱护人民,民贵君轻;另一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统治者毫不客气地指责,毫无隐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  “ 风乎舞雩 ” 句怎么理解。 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他说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