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一:叙述的艺术2内容摘要:
,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月月都得还一批旧债,借一些新债,这样来延缓清偿的时日。 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誊写帐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 这样的生活继续了十年。 第十年年底,债都还清了,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 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 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 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 谁知道呢。 谁知道呢。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有限的全知视角 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各自的缺点,现代小说家摸索出了一种更巧妙的笔法,比如在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并不采用全知视角,而是故意采用有限视角 —— 叙述者只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如 《 桥边的老人 》 中,尽管一开始也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却对一切装作不知,这个旁观者与读者差不多,等待着小说中人物的“下一步”。 一言以蔽之:两种叙述人称可以巧妙地结合。 *叙述腔调 腔调: 说话的声音、语气等。 叙述腔调: 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 腔调即风格。 举例: 睿智抒情伍尔芙,内敛深沉海明威,含泪微笑欧 亨利,幽默深刻是鲁迅,冷峻悲悯属余华,醇厚质朴算金庸 …… “讲述”与“显示” ◎关于“讲述” 特点:上帝俯瞰 全知视角 多采用第三人称 叙述者时不时要亮相,“指手画脚”。 传统小说多用“讲述”,如:契诃夫 《 装在套子里的人 》。 ◎关于“显示” 特点:凡人目光 有限视角 多采用第一人称 叙述者不肯露面,消失在文字背后。 现代小说多用“显示”,如:海明威 《 桥边的老人 》。 注意:“讲述”与“显示”在同一篇小说中可两相结合,穿插交替使用。 *速度控制 加速:次要情节,一笔带过 : 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多用叙述手法,读者一般用快速阅读,细细品味。 减速:关键情节、精彩之处,浓墨重彩 : 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细描细绘,多用描写手法,读者要用慢速阅。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之一:叙述的艺术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