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内容摘要:
便 ;且多数地区 气候干旱 ,多沙漠戈壁 , 生态环境脆弱。 从 经济实力 方面看 , 西部社会经济落后 , 经济实力较弱 , 开发资金短缺。 从 技术力量 方面看 , 西部地区文化教育落后 , 技术力量薄弱且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 从 能源需求 方面看 , 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 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 对天然气的 市场需求量小。 结合课本 88页、 89页和 90页有关内容,讨论西气东输对于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分别有哪些影响。 东部 西部 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 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 西部 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增加就业机会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地理环境: 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 环境压力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经济: 东部: 缓解能源紧缺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 地理环境: 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西部的 资源优势 与东部的 经济、技术优势 相结合,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从全国范围看) 对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 怎样才能做到呢。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 西气东输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工程概况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必修3]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2
相关推荐
开采、储运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p90思考。 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 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 3. 2020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 比重世界平均为 23%,而我国只有 2. 7%。 由此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 打破了 贵族垄断政权局面 , 开辟了 工商业奴隶主参政议政的途径 ( 3) 加强了 工商业奴隶主地位 ( 4) 重新分配 政治权利 ,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开辟道路 进步性 为主 第 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练一练 : 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意义不包括 A、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 B、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C、为下层平民参政议政开辟了道路 D
曼帝国无力控制局势;叙利亚、克里特岛的诱惑 结果: 英、法、俄干涉,失败。 阿里第一次对外战争受挫。 ( 4)北战奥斯曼帝国 起因: 没有得到叙利亚,奥国的慵弱。 结果: 奥斯曼帝国不堪一击,签约求和。 俄国乘机出兵,英法干涉。 阿里获得第一次埃土战争的胜利。 扩张的后果 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的“帝国”。 一、穆罕默德 阿里的对外扩张 使埃及元气大伤
发电 田纳西河的梯级开发 田纳西河的梯级开发的条件: —— 落差大 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结果: —— 防洪、治理水土流失、发电、灌溉。 活动: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有什么重要意义。 田纳西河通过梯级开发在径流量大、落差较大的河段集中建设多个大坝,修建多个水库,在汛期通过大坝多次拦蓄洪水,降低洪峰,延缓洪峰对下游的冲击,从而起到防洪的作用。 活动: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
水量及其变化 ,地 形及水底地形、 航道的宽度与深 度、冰期 水量大且稳定、地形平缓、 少礁石、航道宽阔、水深、 无冰期,航运条件佳 水量及其变化 水量大且稳定,成为农业 发展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 流域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整个流域山清水秀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流域内的森林被大片砍伐, 矿山开采破坏了地表植物,水土流失严重,炼钢 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势 自然条件 利用方向 — 产业优势 •气候: •水系: •矿产资源 •崎岖,水能资源 丰富交通依赖河流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气候,降水不均 (冬末春初多) •发达,水量丰富,但是水量不稳定 •丰富,多样 水电、航运 棉花种植、水库、 旅游、养殖、灌溉 航运、水库 产业:综合开发、 多元结构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不同阶段的开发及后果 时间 主要经济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 18世纪下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