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8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1内容摘要:
了亚太地区经济交流合作,促进本地区共同发展 ( 3)作用: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 1)联合国 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92个会员国) ① 类型: ② 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 ③ 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④ 联合国的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A、在 维护世界和平 、 缓和 国际紧张局势和 解决 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988年颁与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的诺贝尔和平奖 B、 促进 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以及 实行 人道主义援助等。 这是头戴蓝盔的联合国维和士兵 ⑤ 联合国的作用: ◆ 也有局限性 联合国会徽图案上的世界地图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象征联合国宗旨所倡导的发展国家的友好联合关系,促进国际合作 图中的橄榄枝象征什么。 象征和平,表示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试列举一个例子说明联合国是如何实现它的宗旨的。 如:汶川地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30万美元紧急援助 ( 2)中国与联合国 ①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5年 6月,联合国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中国代表团在《 联合国宪章 》 上签字。 1971年 10月 25日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席位。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大会正式就座。 安理会 由 5 个常任理事国和 10 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席位由俄罗斯联邦接替)、。[必修2]8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1
相关推荐
• 阅读图 ,思考: 长江中下游平原 的地理环境如何。 阅读课本 5— 6页的文字,思考: • 在开发早期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 而同期的黄河中下游农业经济则远远先进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 在发展阶段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会得到较快发展。 • 在农业社会时期 ,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地。 从而促进该区域的发展。 • 在工商业发展时期
畜牧业 原因 —— 地理环境差异 气候条件差异 土地条件差异 重工业基地 综合性 工业基地 矿产资源 条件差异 地理位置差异 沿海航线 的中枢 墙壁厚度、屋顶坡度、楼距 …… 气候条件的差异 地理位置的差异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变化, 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也在变化。 阅读课本第五 —— 第六页的内容,思考: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
个能说明山西煤炭在中国能源版图上地位的细节是,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曾亲自率领 11个市的市长和大型能源企业的老总,北上山西、内蒙古,为燃煤之急求解招数。 一些大型火电企业为此更是奇招迭出,有的厂甚至倾巢出动,派出去的人干脆长驻煤矿,或者长驻铁路部门,目的只有一个:抢煤。 “今后 20年到 30年,中国的煤炭行业离不开山西,中国的能源也离不开山西。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说。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多个民族,民族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热点问题。 民族矛盾、民族分裂引发社会动荡和战争。 例如:印度的民族历来是印度政局动荡的一个基本原因。 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存在民族问题。 印度民族冲突 俄民族冲突逾百人被捕 科索沃民族冲突已造成 500多人伤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却向世人展示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景象。 看一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宁夏回族自治区 问题
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一律平等。 ”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 ② 都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地享有 权利 ,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 义务 ( 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 ①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团结局面。 ②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作用 :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 本行政区域内 的一切重大问题 职权 监督权: 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 任免权: 决定权: 决定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 立法权: 制定地方性法规(省、直辖市) 对本地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选 举、任命、罢免、撤职等 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的义务 表决权 提案权 质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