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摘要: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4)形成: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 5) 影响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内 外 政治 经济 殖民 扩张 国际 格局 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英法尤其是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美德日益崛起,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 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和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 1)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多个国家的几乎所有工业领域;新型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使用;垄断组织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列强通过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来瓜分世界;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大大加强。 ( 2) 表现: ①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②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艰难发展④列强对亚非拉以商品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 ( 3)结果: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四、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显著标志 发 明 者 起始部门 科技含量 起源国家 生产组织 18’C 60’S19’C中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