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二章原子结构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 的基态, 也可能是 n = 2 的激发态到 n = 1的基态,所以跃迁发生前这些原子分布在 2 个激发态能级上,最高能量值满足 E=- e V + e V ,即 E 为- e V . 【答案】 2 - 1 一个氢原子处于基态,用光子能量为 15 e V 的电磁波去照射该原子,问能否使氢原子电离。 若能使之电离,则电子被电离后所具有的动能是多大。 【解析】 氢原子从基态 n = 1 处被完全电离至少吸收 e V 的能量.所以 15 e V 的光子能使之电离,由能量守恒可知,完全电离后还剩余 动能 E k = 15 e V- e V = e V . 【答案】 能 e V  1  吸收光子能量发生电离 . 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 e V 时,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光子能量大于 e V 时,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 .  2  与实物粒子撞击发生电离 . 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氢原子所处的能级的能量,均可使原子发生电离 . 1.( 多 选 ) 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B .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C .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 D .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解析】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后,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均匀球体,电子一个个镶嵌在其中,选项 A 错误;由卢瑟 福对 α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说明选项 B 正确;根据原子光谱产生的机理进行探究,可知选项 C正确;玻尔理论虽然不能解释较为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但其理论是正确的,只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 D 错误. 【答案】 BC 2 .处于 n = 3 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 A . 1 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