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4滕王阁序内容摘要:
徐孺:名稚 , 字孺子 , 南昌人 ,东汉时名士 , 家贫 , 常亲自耕 种 , 德行为人所景仰。 当时 陈蕃为豫章太守 , 素不接待其他宾客 , 只特设一榻接待徐稚 , 徐稚来 , 就把榻放下 , 走后 则挂起 , 故后世有 “ 下榻 ” 之说。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雄州 雾 雄伟的大州像雾一样涌 列 , 俊 采 星 驰。 起 , 杰出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 雄州:指洪州 , 形容洪州城的繁盛。 俊采: 指有才能的人。 雾、星: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台隍枕 夷夏 之南昌城处在瓯越与中原接壤之 交 , 宾 主 尽 东南之 美。 处 , 赴宴的宾主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 台隍( hu225。 n ɡ ):城台和城池 , 指 代南昌城。 枕:压、据。 夷:指上文的蛮荆、瓯越。 夏:华夏 , 这里指中原地区。 都督阎公之有崇高声望的 雅望 , 棨戟遥临;宇 文 新州 之懿 范 , 襜帷 都督阎公远道而来;有美好德行的新州宇文刺史也在此 暂 驻。 暂时驻足。 雅望:美好的声望。 棨 ( qǐ )戟: 有套的戟 , 古时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新州:今 广东新兴 , 这里是以其做官之地而名其人。 懿范: 美好的风范。 襜 ( chān )帷: 车的帷幔 , 指代宇文新州的车马。 十 旬休 假 , 胜 友 如 云; 正赶上十日休假的日子 , 又有众多才华出众的友人;迎接 千里 逢迎 , 高 朋 满 座。 千里而来的宾客 , 满座都是高贵的友人。 十旬休假:当时官员十天 休息一天 , 叫作 “ 旬休 ”。 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腾 蛟 起 凤 ,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般的灿烂 孟学士 之词宗;紫电青霜 , 王将军夺 目啊 , 那是孟学士文章的辞采;紫电清霜啊 , 那是王将军 之 武 库。 武器库里锋利的宝剑。 孟学士:名字不详。 学士 , 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词宗:词章的宗师 , 文坛的领袖。 紫电:宝剑名。 青霜:也指剑。 武库:收藏武器的仓库。 “ 紫 ” 句意在显示王将军的勇武和韬略。 家 君 作宰 , 路 出 名 区;童子何 知 ,家父做交趾的县令 , 因探望父亲路过这有名之地 ;我年幼无知 , 躬 逢 胜 饯。 却有幸参加这盛大的宴会。 宰:县令 , 指王勃父亲做交趾县的县令。 路出:路过。 时 维 九月 , 序 属三 秋。 时间在九月份 , 季节序列属于深秋。 维:在。 序:季节的次序。 三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 , 即九月。 潦水尽而寒 潭 清 ,蓄积的雨水已干 , 潭水寒而澄清 , 烟光 凝 而 暮 山 紫。 烟雾似乎凝聚不动 , 暮色中远山显出淡淡的紫色。 潦( lǎ o )水:蓄积的雨水。 俨 骖 于 上路 , 访 风 整肃的车马在高路上前行 , 到崇山峻岭 景 于 崇 阿;去寻访美好的风景;俨:整治。 骖、 ( cān fēi ):驾车的马。 上:高。 崇阿:高大的山陵。 临帝子之长 洲 , 得 天 人 之旧 馆。 来到滕王的长洲之上 , 观赏他过去修建的楼阁。 帝子、天人:都指 滕王。 长洲:滕王阁前的沙洲。 得: 得见。 旧馆: 指滕王阁。 层 峦耸但见层叠的峰峦耸起一片 翠 , 上出 重霄;飞 阁 流 丹 ,苍翠 , 向上直达重重霄汉;凌空架起的阁道的朱红油彩鲜艳欲滴 , 下 临 无 地。 从阁上往下看 , 地好像没有了似的。 飞阁: 架空建筑的阁道。 流: 形容彩画鲜艳欲滴。 丹: 丹漆 , 这里泛指彩绘。 临: 从高处往下探望。 鹤 汀 鹤与野鸭栖息的水边平地和水 凫 渚 , 穷岛屿 之 萦回; 桂 殿 兰 宫 ,中 小洲 , 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用桂木和兰木修建的宫殿 , 列冈峦之 体势。 按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排列。 汀( tīn ɡ ): 水边平地。 凫 ( f ):野鸭。 渚( zhǔ ): 水中小洲。 披 绣闼 , 俯 雕 甍 , 山 原 旷打开精美的阁门 , 俯瞰雕饰精巧的屋脊 , 远望辽阔的山 其 盈 视 , 川 泽纡 其 骇 瞩。 岭、平原充满视野 , 迂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 披: 打开。 绣闼: 绘饰华美的门。 俯: 俯视。 甍( m 233。 n ɡ ): 屋脊。 旷: 辽阔。 盈视: 极目遥望 , 满眼都是。 纡: 迂回曲 折。 骇瞩: 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异。 闾阎扑地 , 钟鸣 鼎食 之房屋遍地 , 有不少是钟鸣鼎食的官宦 家; 舸 舰弥津 , 青 雀 黄 龙 之 舳。 人家;船舰停满渡口 , 有许多形如青雀、黄龙的大船。 闾阎: 里巷的门 , 这里代指房屋。 扑: 满。 钟鸣鼎食: 古时贵族鸣钟列鼎而食。 这里泛指世族大家。 舸( ɡě ): 船。 弥: 满。 津:渡口。 云销雨霁 , 彩 彻 区 明。 正是云消雨停时分 , 阳光普照 , 天空明朗。 销: 通 “ 消 ” , 指云气消散 , 雨过天晴。 霁 : 雨过云散。 彩: 日光。 区: 天空。 落霞与孤 落霞与孤 鹜 齐飞 , 秋 水 共长 天 一色。 单的野鸭一齐飞动 , 秋江的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鹜( w249。 ):野鸭。 渔 舟唱 晚 , 响穷彭 蠡 之渔船上的人在夜晚唱起歌 , 歌声响遍鄱阳湖 滨; 雁 阵 惊 寒 , 声 断 衡 阳之浦。 畔;排成行阵的雁群为寒气所惊 , 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响: 指歌声。 穷: 直达。 彭蠡( lǐ ): 古代大泽 , 现指鄱阳湖。 断: 止。 衡阳: 今属湖南。 相传衡山有回雁峰 , 雁至 此就不再南飞 , 遇春而回。 浦: 水边。 遥 襟 甫 畅 , 逸 兴这时宽阔的胸怀因登高而顿时舒畅 , 飘逸脱俗的兴 遄 飞。 致油然而生。 襟: 胸怀。 甫: 刚、顿时。 遄( chu225。 n ): 急速。 爽籁 发宴会上 , 动听的 而 清风 生 , 纤 歌 凝 而 排箫声响起 , 似清风抚面 , 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 , 好像阻止 白云 遏。 了白云的飘动。 爽: 形容籁的发音清脆。 籁:排箫。 纤: 细。 遏 ( 232。 ): 阻止。 睢今日之 园 绿 竹 , 气 凌 彭 泽 之 宴 , 好比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 , 诗人文士豪爽善饮的气概胜 樽;过了陶渊明;睢( suī )园: 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 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凌: 超过。 彭泽: 指陶渊明 , 因他做过彭泽县令 , 故名之。 樽: 酒杯。 邺水 朱他们有曹植在邺水咏荷 华 , 光照 临川之笔。 花般的才气 , 辞采可以跟谢灵运媲美。 邺: 魏都。 曹植曾在这里做过 《公宴 》诗 , 诗中有 “ 朱华冒绿池 ” 之句。 朱华: 荷花。 光照:发出光辉。 临川之笔: 借指南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 他曾 任临川(今江西临川市)内史。 四 美 具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 四美俱全 , 贤 二 难 并。 穷 睇 眄 于中天 ,主、嘉宾两难得者也兼而有之。 向天的最高处极目远望 , 极娱 游 于 暇日。 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娱游。 穷: 极。 睇 ( d236。 )眄( m iǎ n ):斜视。 中天: 长天、遥天。 极: 尽情地。 娱游: 欢娱嬉游。 天高地迥 , 觉 宇宙 之 无穷;兴天高地远 , 使人感到宇宙的无际无边;兴 尽 悲 来 , 识盈虚之 有 数。 致已尽而悲从中来 , 又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乃有定数。 迥: 远。 盈虚: 盈满和亏损 , 指事物的兴衰成败。 数: 定数。 望长安于日下 ,往西北望长安 , 目吴会于云间。 往东面望吴会。 日下: 指京都 , 文中代指唐朝国都长安。 云间: 吴地的古称。 地势 极而 南溟深;天柱高 而北 辰 远。 地势偏僻 , 南海深不可测;天柱高耸 , 北极星远不可及。 南溟: 南方的大海。 天柱: 《神异经》说 , 昆仑山上有铜柱 ,高入天穹 , 名曰 “ 天柱 ”。 北辰: 北极星 , 这里暗指国君。 关 山 难越 , 谁悲。20xx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4滕王阁序
相关推荐
【答案】 不好。 “ 消了 ”“ 散了 ”“ 消散了 ” 很好地表达出诗人对丁香姑娘无情消失的嗟叹和无奈。 同 时 , 这些词语于统一中富于变化 , 把诗人那难以言表的哀怨、彷徨的心情抒写得含蓄隽永而又淋漓尽致。 4 . 第一节用的是 “ 我希望逢着 ” , 最后一节用的是 “ 我希望飘过 ” , 诗人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案】 与第一节相比 , 最后一节用 “ 飘过 ”
不能偷巧 , 一靠积累 , 二靠思考 , 综合起 来 , 才有创造。 ③ 善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 , 先学习前人 , 后发展前人 , 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8 . 请简要概括第 8 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讲述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9. “ 书呆子 ”“ 聪明人 ”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 “ 书呆子 ” 不是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的 “ 两脚书橱 ”
接连地讨伐匈奴。 窥观 :窥探观察。 留:扣留。 十余辈 :十多批。 相当 :相抵当。 天 汉元年 , 且鞮侯单 于初立 , 恐 汉 袭之 ,天汉元年 , 且 鞮 侯刚刚被立为单于 , 惟恐受到汉的袭击 , 乃曰: “ 汉天子 , 我丈人行也。 ” 尽 归 汉 使路充国等。 于是说: “ 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 全部送还了汉朝使节路充国等人。 武 帝 嘉 其 义 , 乃遣武 以 中郎将
7 . “ 晚会的日子到了 ” 一段 文字侧重表现人物性格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玛蒂尔德在舞场上的感受以及所有男人和部长对她的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的路都是这样弯弯曲曲、不便行走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一条路上随波逐流,不由自主、浑浑噩噩、艰难地生活着,作者运用比喻,形象地把这一过程写了出来。 3 . “ 很多旗帜遮挡着它 ” 中 “ 旗帜遮挡着它 ” 有什么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
学生甲: 课文第 3 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 “ 以荆卿为计 , 始速祸焉 ” , 就是欠妥的。 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 题 , 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的情况作为论据 , 把问题简单化了 , 难以令人信服。 要知道 , 当时强秦灭燕 , 是历史的必然。 只不过 “ 以荆卿为计 ” 是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我的观点: 【答案】 作者论六国灭亡 , 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