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内容摘要:

.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 , 全部表明孔子反对讨伐颛臾的一项是 ( ) ① 夫颛臾 ,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② 且在邦域之中矣 ③ 且尔言过矣 ④ 是社稷之臣也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解析】 ③ 是孔子对冉有、季路的指责。 【答案】 C 2 . 下列对第 1 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孔子师徒谈话的背景事件是季氏将伐颛臾。 B . “ 无乃尔是过与 ” 一句表明了孔子反对 “ 季氏将伐颛臾 ” 的态度。 C . 冉有、季路既是孔子的学生 , 又是季氏的家臣。 D . 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对季氏加以劝阻未果 , 孔子对他们的严重失职行为表示极大的反感。 【解析】 D 项 , 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对季氏加以劝阻。 【答案】 D 二、阅读课文第 2 段 , 回答下面的问题。 3 . 下列各句中 , 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陈.力就列 陈:施展 B . 则将焉用彼 相.矣 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C . 且尔言 过.矣 过:过错 D . 龟玉毁于 椟.中 椟:木匣 【解析】 C 项 , 过:错 , 错误。 【答案】 C 4 . 下列对第 2 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 确的一项是 ( ) A . “ 夫子欲之 ,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一句是冉有在强词夺理 , 推卸责任。 B . 孔子引用名言 “ 陈力就列 , 不能者止 ” , 说明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 , 就应该辞职 , 而不应该尸位素餐。 C . 孔子用 “ 虎兕出于柙 ”“ 龟玉毁于椟中 ” 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季氏攻打颛臾的错误。 D . 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 , 显示了孔子坚守仁道、正直而行的人格 魅力。 【解析】 C 项 , 孔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教育冉有、季路要认识到自己的失职。 【答案】 C 三、阅读课文第 3 段 , 回答下面的问题。 5 .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 , 全部体现孔子治国思想的一组是 ( ) ① 今不取 , 后世必为子孙忧 ②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 不患寡而患不均 ④ 故远人不服 , 则修文德以来之 ⑤ 邦分崩离析 , 而不能守也 ⑥既来之 , 则安之 A . ①③⑥ B . ③④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解析】 ① 为冉有的观点; ② 为孔子教育 冉有如何做君子的话; ⑤ 为当时鲁国的国家形势。 【答案】 B 6 . 下列对第 3 段有关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冉有的话 “ 今夫颛臾 , 固而近于费 , 今不取 , 后世必为子孙忧 ” 道出了季氏攻打颛臾的真正目的。 B .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不患贫而患不安 ”“ 均无贫 , 和无寡 , 安无倾 ” , 句式整齐 , 音调和谐 , 气势贯通 , 表明了孔子的鲜明主张 ,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C . “ 有国有家者 ” 的意思是说 “ 治理国家和家庭内 部的人 ”。 D . 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真正的忧虑 “ 不在颛臾 , 而在萧墙之内 ” ,表现了他丰富的政治阅历和锐利的政治眼光。 【解析】 C 项 , “ 有国有家者 ” 指拥有邦国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 【答案 】 C [ 话题 互动 ] 话题: 冉有、季路在受到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还是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 请以课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 , 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 冉有、季路在受到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 第一 , 季孙氏伐颛臾没有错。 既然鲁国公室日趋衰微 , 鲁桓公的后代中季孙家族逐渐强大 , 季孙氏执掌鲁国政权也是顺应时代潮流 , 讨伐颛臾并夺其土地来增强自己的势力也无可厚非。 第二 , 孔子所提出的三条理由并不能阻拦季孙氏伐颛臾 , 因为这些都不符合实情 , 并且其仅仅是依据周朝的礼制和春秋大义来评判 , 而这些已是历史。 再者 , 冉有、季路根本谈不上要对季孙氏伐颛臾一 事负责。 最主要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 —— “ 仁 ” 的基本精神是一种帮助统治阶级加强 统治的改良主义 , 而且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和重建西周的社会秩序 , 显然不切合实际。 我的观点: 【答案】 冉有、季路在受到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 首先 , 孔子言论合情合理 , 所持观点非常正确。 这种 “ 均、和、安 ” 以及 “ 重教化 , 省刑罚 , 薄赋税 , 厚施与 ” 的 “ 仁政 ” 思想 , 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 是进步的。 其次 ,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 善用教育方法。 他首先用大义凛然的气势镇住冉有和季路 , 然后引用名人名言和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批评他们 , 最后孔子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 , 批评冉有和季路的行为违背了 “ 仁政 ” 的政治原则 , 同时敏锐地指出季孙氏伐颛 臾的实质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 孔子用正义之辞来教育弟子 , 弟子焉能不服。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 季氏将季康子将要征伐颛臾。 冉有、季路谒见孔 子说: “ 季康子将要 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 “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 , 昔者对颛臾用兵。 ” 孔子说: “ 求。 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那颛臾 , 从前 先 王 以 为 东蒙主 , 且在邦域之中先王把它当作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 况且(它)又在鲁国国 矣 , 是 社 稷 之 臣 也。 何 以 伐 为。 ” 境之内 , 它的国君是国家的臣属。 为什么要征讨它呢。 ” 季氏: 又称季孙氏 , 鲁国贵族季友之后 , 这里指季康子。 他是鲁国大夫 , 鲁哀公的权臣。 伐: 征伐。 颛臾( zhuān y ) : 鲁国的附庸国 , 在今山东费县西北。 冉有: 名求 , 字子有。 他是孔子的弟子 , 季氏的家臣。 季路: 名由 , 字子路。 他也 是孔 子的弟子 , 季氏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